原本是在儿童节期间,孩子们很喜欢的跳蚤市场,今年却不能如期举行,但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一(7)班的小朋友在6月12日这一天自发地举行了班级的小小市场。
为了模拟交易的真实场景,孩子们带足了商品,每件商品都都标好了具体的价格。在电子支付日益发达的今天,零钱却虽显得传统,但让孩子运用现金支付更有几分市场上热闹的氛围。
到达了场地,小摊主们年纪不大,都准备的很充分。商品种类繁多:崭新的书本、新奇的玩具、精美的文具套装。还未开始,孩子们在座位上早已左顾右盼起来,看到好朋友在卖的玩具正合心意,迫不及待地询问起了价格。
市场开张了,4组小朋友分批当起了小摊主和小顾客,有的很谨慎,紧紧捏着零钱包,小心翼翼地观察摊主上的商品;有的目标明确,看到喜爱的商品立马和摊主交流起来;有的早已熟悉了付钱和找钱的流程,不一会工夫两只手已经拿不下购得的物品了。过程中虽然交谈声不断,但孩子们都遵守着孙老师提前定好的规则:控制音量、付钱和找钱轻拿轻放。
最有趣的就是付钱的环节,2元6角的书,该用一元还是五角的硬币?是否要多付一角钱方便找一个五角?找钱时我拿到的钱对吗?一个个小问号在脑袋上出现又消失,购得的商品带来了甜甜的喜悦。
在买卖结束时的反思分享环节上,孩子们纷纷讨论各类付钱时的疑问和方法。学数学、用数学的思维习惯从课本跳脱到真实的市场上,既沉浸其中、又显得童趣十足。
文:李成祥 摄:孙敏 李成祥 审:孙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