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专题网站>>名师工作室>>陆芳名师工作室>>过程>>文章内容
记天宁区陆芳工作室第六次活动:互联网+阅读教学泛式之“学习论说方法,感悟科学精神”课堂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陆芳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梅雨天十八变,却阻断不了老师们课堂教学研究的步伐。6月11日下午,天宁区陆芳名工作室全体成员齐聚常州市北郊小学,以“学习论说方法,感悟科学精神”为主题,开展数字化环境下小学语文“科学精神”主题单元教学研讨活动。

在课堂教学环节,常州市焦溪小学周晓达老师执教的是一则文言文——《学弈》。周老师从“弈”的古文字入手,帮助学生理解课题;抓住“弈秋”这一特殊词,拓展“刷子李”、“庖丁”、“泥人张”这些词,帮助学生感知文言文中的倒装结构,充分挖掘文本的语用价值;在断句大板块中,充分发挥数字化手段的多元交互功能,抓住文本中的动词和句意指导学生断句;借助平台大数据分析,理解“之”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字义,引导学生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的方法;设计“为是其……也”句型的训练,既让学生明白该则故事蕴含的道理,又激发了学生自主创作小古文的兴趣;最后通过原文资料拓展,让学生感悟用具体事例论证观点的方法。整节课中,周老师关注学生文言文学习中言意兼得的阅读体验,聚焦文言文学习方法的指导,初步体会用具体事例阐述观点的写作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随后第二堂课,常州市北郊小学朱雯雯老师执教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说理文。朱老师整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设计环环相扣。上课伊始,带着学生类文回顾,感知“说理文”的文体特点,和学生带着问号进入课堂;引导学生课前充分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课中交流展示课前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明晰文章所说之“理”和说理之“理”,探究说理文的写作秘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同时,在朱老师的整个课堂中,数字化学习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利用数字化手段自主学习生字词,利用数字化平台分享交流思维导图。开放性的设计理念充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数字化平台又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课后在互动交流环节中,工作室成员各抒己见,依次对这两节课进行了点评,充分肯定两位老师能紧扣单元语文要素,用数字化手段助力语文课堂教学,让整个语文课堂高效而闪烁着理性的光辉。随后,工作室领衔人陆老师对各位成员的评课进行了点评和指导,捕捉到了各位成员不同的关注角度和闪光点,指导大家今后在评课中可以融入自身语言特色,善用对仗、清晰而吸引人的小标题点明自己的观点。陆老师还结合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分别对文言文教学范式、“互联网+”课堂教学范式进行了高位引领。在陆老师的点拨下,大家受益匪浅,对主题单元下语文阅读教学范式有了更明晰的整体意识。

时间在理性思维的撞击中悄悄流逝。此次研讨活动不仅为工作室成员提供了一次互相观摩、学习研讨的机会,还为大家今后的成长指明了方向,在不断挑战中激发了大家的智慧和激情。工作室成员将继续深入研究,不断探索语文课堂教学的新天地。

文:朱雯雯  审:陆芳  图:周晓达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