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三(2)中队和四(6)中队的新竹娃们结成“非遗研学小队”来到常州三宝园,参观了梳篦博物馆、乱针绣博物馆和留青竹刻博物馆,饱览了常州三大非遗的风采。
在梳篦博物馆,队员们大开眼界,知道了梳篦的由来:梳子和篦是两种不同的梳头用具。木梳28道工序,篦箕73道工序层层递进,经过工匠们精心打磨,再雕刻上精美的图案,才会制作出美轮美奂的宫梳名篦。梳篦用得好,还有醒脑、善目、缓解头痛的作用呢。
说起常州非遗,肯定不能少了乱针绣。一幅《长城》绣出了长城的巍峨与庄严;一幅《山水》绣出了中国大地的气壮山河;一幅《红军》绣出了中华民族的不可侵犯!二楼工坊,满屋的阳光,几个绣娘正静静地在绣架前穿针引线,她们神情专注,旁若无人,沉浸在自己的作品里。一针一线,错综复杂,看似千头万绪,她们却气定神闲。我觉得眼前这个景象就像是一幅极美的画,画中有生命。
最难也最费时的就属留青竹刻了。留青竹刻需要先在竹片上画出设计好的图案,再用刻刀去掉空白之处,光是把毛竹刨光刨平整,就得有十年功底。在竹刻馆里,同学们跟着常州留青竹刻传承人白雪飞奶奶也玩了一把,体验了竹刻的乐趣。
在工匠们独具一格的艺术构思中,一件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应运而生。同学们徜徉在艺术瑰宝中、聆听三宝的历史繁衍、观摩工艺打造,亲身体验创作,耳濡目染中感受匠人们矢志不渝的情怀,体验非遗的独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