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课程建设>>国家课程>>语文>>教研动态>>文章内容
二实小教育集团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语文组学科计划——巩固新优质成果 开发学科育人价值
发布时间:2019-03-1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尤心韵

工作思路

本学期,我校将继续积极贯彻落实市、区有关精神,在新基础研究背景下,以学科育人价值的全面深入开发为进一步的引领,努力积累新优质展评成果,不断完善教研组工作。我们将以课题研究为抓手,课堂教学为阵地,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加强教学研究,努力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使我校语文学科的各项工作更上一层楼。

工作目标

1.着力推行常规高标准,彰显学科管理新优质

2.努力丰富课程新内涵,追求学科育人新高度

3.合力打造研究微团队,实现差异互动新发展

主要工作

一、全面落实日常管理,让常规成为教学的自然

30周岁以内教师

31—34周岁教师

35-45周岁教师

45周岁以上教师

手写教案

独立备详案

独立备课

二次重建已有教案

 

1.潜心备课。要求教师提前一周将备课内容上传指定文件夹。要求资源共享,追求创新,注重实效。体现备课格式的规范化,渠道的多元化,方法的个性化,风格的特色化。备课时,教师要把握年级的特点和目标,都要认真钻研教材,搞清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研究教材的前后联系,结合学校及本班学生的特点,创造性地备课,重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没有充分的预设,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至少提前2课时)

备注:具体要求见学校《教师必读》备课常规P82

手写教案书写工整,内容齐全,缺一不可;电子备课必须有自己的二次重建和反思,不可完全雷同,否则做降等第处理。

2.用心上课。

1)推门课。开学初,校长室、课程部和成熟型教师将组队随机进入课堂听课,了解教师在常态情况下的教学准备、教学水平和班级管理等情况,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有效地监督和帮助。

2)跟踪课。为了更好地培养青年教师,帮助其一年过关,三年上路,五年成才,将对工作五年内的青年教师实施跟踪听课。发现青年教师的教学特点、潜质,同时提出问题,调整教学。

备注:期初调研检查组成员采取交叉听课的形式进行课堂调研,成员由43周岁以上成熟型教师组成,让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反馈更加信服。

3.精心布置、批改作业。倡导人文化作业、互动式作业、自主性作业、实践性作业、过程性作业,体现作业的创新性和对学生能力的发展性。本学期,重点落实课堂作业的要求:即每节课保证学生有动笔书写的时间。特别是练笔表达的作业上,从二年级写话起,小作有篇数规定。(低年级,每周一次;中年级,每周两次,含课内小练笔、作文草稿;高年级,每周三次,含课内练笔、作文草稿,有批阅或修改。)作业批改要及时认真,鼓励教师进行等第加评语加图章等批改方式,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改进教学。本学期,课程部将检查学生的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

检查时间

检查内容

检查形式

备注

期初

语补或习字册

整班查

按比例评选出ABC等级,平台公布检查结果;

与教学质量考核挂钩;

如整套作业未上交该项考核为不合格。

整个学期

家庭作业

抽查

期末

写话本(低段:四篇)

大作本(中段:八篇  高段:七篇)

整班查

 

备注:具体要求见学校《教师必读》作业常规P84、作业规范P87

学生作业用笔需规范:低年级使用木质铅笔,中年级使用蓝黑钢笔,高年级用笔整班统一。不可使用修正带或修正液。作业检查量化指标更明确,若不达标则降等第处理。

 4.留心评价改革。我们一直注重规范质量监控,但同时,我们更要科学开展质量评价。本学期初,将统一使用区期末试卷对学生知识掌握度进行摸底,并开展命题研讨和质量分析。在对比中了解动向,认识并发展自我,为出好我校命题卷打基础。阅卷仍然采用年级组交换阅卷的形式,集中采集数据,更客观地反映教学现状和学生学习水平。

1)命题组(如下表)提前一周交审核人员审核,修改后定稿。最后完成听力录制和参考答案的编制。提前四天上交课程部进行格式修改和听力翻录。

年级

阶段性作业

期末测试(模拟卷、毕业卷)

命题

审核

命题

审核

蒋小宇

叶  子

     蒋小宇

叶  子

陈  婷

刘  燕

陈  婷

刘  燕

李闰洁

程美琴

李闰洁

程美琴

吕佳

邵亚娟

吕佳

邵亚娟

徐  洁

陆  芳

徐  洁

    刘  越

张英明

汤  岚

张英明 刘越

陆芳 汤岚

 

2)规范撰写质量分析:各教师要对期末试卷进行认真分析,针对问题寻原因找策略,完成本班的高质量期末质量分析,要求从逐题分析到整体分析;从数字分析到性质分析;从归因分析到对策分析进行三个过程思考。总字数不少500字。

3)交换阅卷方式及要求:考试结束后,各年级备课组长封卷,教研组长三、四年级和五、六年级集体交换。在各备课组长带领下进行分工,依据参考答案进行集体阅卷,如遇问题在本年级备课组长带领下集体商议批阅,不可放宽要求,更不可批阅太机械。全部批阅完成,算好各班平均分后返还各年级,由本班任课教师及时上平台登分。

流程:封卷——交换——分工——议题——阅卷——算均分——归还——登分

备注:教师在命题时,注意将试卷分值与期末语文学科单项成绩表的数值和比例保持一致,方便教师登分,更有效地进行质量分析。

.常规考核安排表

考核时间

考核内容

考核人员

考察形式

二月

课堂调研(期初)

行政、成熟型教师考核组

随堂听课

三月

作业常规检查

全体人员

全体参与,年级组交换

四月

备课常规检查

教研组长和成熟型教师组

随机交换互查

五月

学科竞赛

全体人员

组织竞赛,全员参与

六月

1.备课、作业回头看

2.期末满意度测评

全体人员

全体参与,年级组交换

 

二、深度挖掘课程内涵,让育人成为教学的命脉

 1.围绕核心素养,绘制二实小学生语文能力成长树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语文学业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本学期,学科组将围绕学生核心素养设计二实小语文能力成长树,依托课标、教材单元训练重点,从积累与运用阅读习作等方面,紧扣各年级不同的侧重能力,完善学生核心素养网络。由各年级教研组群策群力,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学情的周周练方案,形式多样,包括笔头、口头、游戏活动等等。一月一主题,一周一练习,循序渐进地让每个孩子的能力树都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

2.围绕拓展诵读,构建二实小学生语文知识积累网

为深入开发学科育人价值,我们将语文学习拓展到生活实践中,特别关注语文与课外阅读活动的紧密对接。本学期将大力实施三个一拓展活动:即每日一诵,各年级统一主题,日日有内容,并鼓励教师和学生一起背诵,特别是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将作为基本功训练的内容之一。每周一课,可诵读,也可是课外阅读交流,各年级自选推荐学生阅读书目,师生共读,推荐给孩子们的课外书目也将成为二实小语文教师的必读书目,积淀教师的学科素养,为更好地组织开展各类读书交流、汇报、展示活动打下坚实基础“每月一影倡导老师们每月推荐孩子观看优秀的影视节目,比如“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或者周末科教频道的纪录片以及优秀影片等等。内容不作统一要求,适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以此拓宽学生眼界,增长生活阅历,充实多样感受

二实小学生语文学业能力框架图

年级

学期

学业

能力

每月重点

周周练

主题

周周练

内容

学科专项

能力验收

积累与运用

诵读儿歌

儿歌小明星

1.儿歌读一读

2.儿歌背一背

3.儿歌表演读

4.儿歌比一比

1.拼音闯关

掌握拼音

拼音播报员

1.声母

2.韵母

3.整体认读音节

4.拼读

读准字音

识字大王

1.课文生字知多少

2.同学名字知多少

3.常州地名知多少

4.生活用字知多少

阅读

看清字形

部首我最棒

1.部首认一认

2.部首拼一拼

3.部首写一写

4.部首歌唱一唱

2.笔画验收

积累与运用

读准字音

学会

音序查字法

1.书空笔顺

2.写一写笔顺

3.背一背音序表

4.查一查生字

 

 

《日有所诵》

诵读比赛

理解词义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1.近义词

2.反义词

3.照样子说词语

4.扩词小能手

积累古诗

背诵一年级必背古诗

1.读一读

2.背一背

3.赛一赛

4.写一写(画配诗)

阅读

整体感知

认识自然段

1.数一数句子

2.数一数自然段

3.提取基本信息

4.找一找关键词

写话

语句通顺,拼写过关

看图说话:会说通顺的两三句话

1.会说三素句

2.会说四素句

3.看图会说两三句

4.会写一个长句子

积累与运用

看请字形

学会

部首查字法

1.背一背查字法口诀

2.生字开花组新词

3. 查一查合体字

4. 查一查独体字

 

查字典比赛

积累古诗文

二年级必背古诗

1.读一读

2.背一背

3.赛一赛

4.情境用一用

阅读

提取信息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1.近反义词

2.词语搭配

3.照样子说词语

4.找一找关键词

写话

语句通顺

会写留言条

1.写一写留言条

2. 积累优美词句

3.看图说三、四句话

4.看图编故事

看图说话

   

 三、扎实推进教师培养, 让发展成为生命的自觉

1.成长营,促青年教师发展

培养青年教师是一项全方位、多渠道的系统工程,本学期,我们继续开展青年教师成长营活动,在语文组内建立培养青年教师的领导小组,督促青年教师设立具体目标并经常检查、指导、总结,从而引领青年教师更好更快地发展。本学期各校区班子如下:

紫云:郭玉琴、汤岚、程美琴、杨萍、陈婷*(成长营副营长)

二实小:朱丽萍、高鸣鸿、刘越、荀霞、徐洁*(成长营营长)

翠小:储亚琴、芮艳、陆芳、李闰洁、刘燕、张英明*(成长营副营长)

本学期依据市、区语文基本功比赛的要求,结合上学期开展情况,我们将本学期的基本功比赛安排如下:

 

 

时间

三月

四月

五月

基本功

比赛内容

评课

演讲或讲故事

命题

比赛

形式

规定时间内对指定课堂实录进行点评。

指定时间内完成相关主题讲述。

独立完成

上交命题作品

日常练习

10分)

粉笔字:(一周三次)   钢笔字:(一周两次)

具体内容:由陈婷老师每天早晨八点公布。一日完成后拍照上传。张英明老师做好每周考核和点评。期末展评教师作品并总结。

总负责人

汤岚

 

2.结对子,促新进教师成长

进一步深入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充分发挥语文组中老、中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从思想、教学、教研、科研等方面对青年教师作过程性指导和示范展示,齐学习,共提高。

考核方法:期末收取近一年来的师徒专项听课本,成果汇总(含论文、听课随想、教学反思)等。

成果展示:新进教师汇报展示活动。由师傅评课,见证徒弟的成长;徒弟述说结对一年来的收获;师徒互赠礼物。

奖励办法:按2:1的比例评选示范师徒和优秀师徒,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同时计入教科研加分(6分、4分)。

3.研磨课,促骨干教师提升
    1)年级推荐研究课。本学期,进一步加大各教研组的教研力度,使教研氛围更浓郁,各教研组推荐一节课,参加全校展示。组内将有计划地进行试上磨课,体现课堂研究性,同年级老师分别承担主题发言、评课议课的任务,凸显团队合作性,促使年级组内的老教师、青年教师共同提高。

学科组

开放形式

年级推荐课

6节)

新教师汇报课

2节)

课题研究汇报课

3节)

承担

微团队

年级组各1

新进教师

课题组

时间

——六月

六月

六月

 

 

2)青年教师研磨课。学科组继续邀请市教科室朱洁如老师进行两周一次课堂实践指导。组织青年教师成长营的成员开展示范课、练兵课等公开课活动,让青年教师挑重担,增强其教学研究的独立性。

青年教师研磨课堂具体安排表

组别

主题

执教

主评

主持

报道

校区

第一组

课型研究

卢琪韵

宣馨蕾

张  轶

荀  霞

陈 婷

叶 子

紫云

第二组

课题研究课

汤苏南

杨  萍

李闰洁

金玉洁

徐 洁

薛梦涛

紫云

第三组

四月开放

互联网+

待定

章一竹

张英明

李琳珺

王 晓

翠小

第四组

课型研究

赵汉彬

 

朱玉婷

周咏妍

叶 子

汤 岚

紫云

 

 

4.研课题,促课题成员思考

教育科研是提高青年教师素养的源头活水。为强化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新学期继续深入开展课题研究,要求课题成员积极参与、潜心钻研,并认真撰写一篇与自己所研究课题相关的论文,营造浓郁的科研氛围,激发青年教师的教研积极性。

课题

组长

成员

期末考核:案例、论文

市级课题

张轶、陆芳

张英明、郭筱凯

区级课题

杨萍

荀霞、于艳、金玉洁、汤苏南、朱玉婷

申报课题

徐洁、李琳珺

陆芳、程美琴、张英明、王莺、李闰洁、吴亚兰、荀霞、卢琪韵、潘宁

 

 

二实小语文教研组活动行事历

月份

重点工作

周次

校本教研内容

参与范围

 

1.各校老师参加期初教材培训

2.各校上报本校研究专题

3.期初语文学科责任人会议

4. 青年教师基本功训练:教学设计与习作

1

语文教师期初会议

全校语文教师

2

学科期初调研

全校语文教师

 

 

 

 

1. 组织培训并参加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

 2. 参加市教材培训暨低年级教学研究工作室活动

3. “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智慧展开”专题研讨活动(一)

4.关注校本教研:邀约式现场调研活动一

3

青年教师研磨课

理论学习、集体备课

青年教师

全体教师

4

组内课堂实践

全体教师

5

常规检查:作业

全体教师

6

年级组研究课展示

43周岁以下教师

 

 

 

 

 

 

1. 组织区、市小学生写字团体比赛

2. 申报并参加市小学语文同题异构专题教研活动

3. 组织区学业质量调研

4. “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智慧展开”专题研讨活动(二)

7

青年教师研磨课

理论学习、集体备课

青年教师

全体教师

8

组内课堂实践

全体教师

9

常规检查:作业

全体教师

10

年级组研究课展示

43周岁以下教师

 

 

 

 

1. 参加市统编教材培训暨语文学科关键问题系列研究

2. 参加市毕业班复习研讨活动

3.“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智慧展开”专题研讨活动(三)

4.“研究成果的提炼与表达”专题研训活动

11

青年教师研磨课

理论学习、集体备课

青年教师

全体教师

12

组内课堂实践

全体教师

13

常规检查:作业

全体教师

14

年级组研究课展示

43周岁以下教师

 

 

 

1. 参加常州市学业质量监测

2. 区教师发展中心完成期末测试资源包

3. 各学校完成期末试题命制

4. 各校期末考试

5. 上交各类资料

15

新进教师汇报课

青年教师

16

期末回头看(作业、备课)

全体教师

17

学科竞赛

全体教师

18

复习迎考

全体教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