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互联网+”英语教学研究 凝心聚力再出发
发布时间:2018-12-29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12月27日,“互联网+”小学英语课堂范式应用研究活动在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翠竹校区进行。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英语研训员薛红老师、天宁区各校教研组长及项目骨干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二实小教育集团刘娜佳部长主持。

聚焦课堂,技术与英语教学“深度融合”

在互联网+时代,技术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诊断分析,为老师提供更多有利于教学实施的科学依据。两节英语研究课都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带给课堂教学的便捷与高效,技术与英语教学在课堂上“深度融合”。

朱小云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一般现在时语法复习课”。课堂上,学生借助移动智能终端,自主选词、游戏PK,为构建语法思维导图积累大量的语言信息。利用平台上传功能,教师实时捕捉学生学习资源,从学生个人数据和全班数据汇总两个维度,实施针对性指导。师生合作,共同完成语法导图,学生在充分参与和展示的过程中,发展了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

李霞老师执教五年级《Unit8 At Christmas》第一课时。教师借助互动平台下发练习,收集学习大数据,关注学生学习前、学习中、学习后三个时段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借助及时反馈,提升学生课堂倾听与注意力的分配;通过个性化的学习提升学习自主性。提供学生充分的语言表达机会,进行文本录音既能进行操练,也能听到自己的声音,试听、分享,避免学生造成站起来紧张的心理状态,让平台作为语言交流的辅助工具。在创编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已有的语言与习得语言,最后在二次检测的过程中,了解学习情况及反馈数据,便于在后续教学中作出调整,改进优化教学。

专家引领,技术与教学改进共优课堂

课后,天宁区教研组长们对今天的课堂教学进行了一一点评,并分享了自己对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英语教学的思考。其中,延陵小学陈霞老师指出:学生数据的实时反馈、技术持续激励学生维持学习动力、教学环节设计优化课堂效率,这都是互联网+时代下英语课堂的转变。二实小教育集团互联网+项目负责人芮艳校长指出,技术融入课堂可以从日常教学的困惑开始,技术支持可以改进传统教学方式,优化教和学。

最后,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薛红老师给大家做了高屋建瓴的指导。薛老师从一线教师的角度出发谈到技术与教学关系的三个误区、两个困惑,启发全体听课老师们深入思考。薛老师指出天宁区长期以来一直走在数字化教学的前列,从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到提供课堂学习资源,再到大数据驱动的活动设计。她提出技术与课程融合的两种模式:一、数据能呈现全过程动态的学习评价,聚焦学生学习全过程,促进个性化学习。二、基于学习数据的分析,链接学习资源,实现个性化的智能推送,以学生为中心,为智能课堂、智能教育提供支撑。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二实小教育集团信息化工作始终紧跟天宁区教育文体局信息化项目研究的步伐,牢牢把握英语学科数字化特色。今天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进一步明确了研究的方向,坚定了研究的力量。相信我们会砥砺前行,默默耕耘,在前行的路上彼此生长,智慧向上!

(文:吴洪菲; 摄:宗薇、谈丽金;审:芮艳 刘娜佳 )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