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科研之窗>>市“十三五”2018年度立项>>小学低年级数学家庭作业的生活化设计研究>>方案计划>>文章内容
《小学低年级数学家庭作业的生活化设计研究》开题论证书
发布时间:2018-11-25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

开题论证书

学 科 分 类 小学数学

课 题 名 称小学低年级数学家庭作业的生活化设计研究

课 题 负 责 人 王丹、张慧慧

负责人所在单位 常州市紫云小学

开 题 时 间 2018.10.25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二〇一六年一月制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2018年10月25日,市教科院、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在第二实验小学翠竹校区对市十三五部分备案课题举行了集体开题活动。本次开题我们邀请的是常州市规划办主任龚国胜、常州市教科院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所所长王俊博士和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于纯老师。

二、开题报告要点

(一)核心概念与研究现状

1.核心概念

(1)家庭作业:学生在课外时间从事的,对课内所学知识加以巩固、拓展、运用,促进学生身心完满发展的学习活动。

(2)生活化:即关注与生活的关系,贴近儿童的生活,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思维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家庭作业的生活化设计: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生活化设计应该以教学与生活为共同载体,教师根据学生的成长与性格特征、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安排适量的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而且家长能够深入参与的,并能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深层次探究的数学家庭作业。

2.研究现状

(1)国外关于家庭作业的设计研究

国外研究主要集中于家庭作业对学生的学业成绩的影响效果和影响因素两方面。研究普遍认为家庭作业对学生学业成绩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1994年,美国家庭作业研究专家Cooper及他的同事们总结了家庭作业对于学生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Cooper认为,这两种影响是相对的。他对家庭作业是持赞成的态度。与此同时,对家庭作业批判的研究也不断出现。反对者并不一概主张取消家庭作业,而是对如何进一步改进家庭作业提出了建议。

在日本,中小学生家庭作业非常关注学生生活的实际。如教师布置给小学生的家庭作业:“自己设计自己的郊游”、“和三个以上的小朋友一起玩”、“听老人讲发生在过去的故事”等等。美、日中学生的课外作业比较突出探究性、实践性、趣味性、整合性。

前苏联的凯洛夫提出的基于认知主义的文本性作业,把作业视为家庭范围内完成的课程补充和延伸内容。在课外作业类型设计上,主要是记忆型和积累型。作业内容往往都是复习课堂教学内容,目的是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我国教师为学生设计的课外作业主要是这种类型。

(2)国内关于家庭作业的设计研究

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关于家庭作业问题的研究时间较晚、程度也比较浅。“家庭作业”、“美国”、“启示”、“课业负担”等成为了近年来的热词。总体而言,关于家庭作业的研究主要围绕国外相关研究的规范性评述题进行了研究。

张巧利在2006年发表于《外国中小学教育》的《交互式家庭作业:流行美国的家庭作业新概念》一文中对美国的交互式家庭作业概念进行了引介性的介绍。胡苇在2007年发表于《外国中小学教育》的《国外中小学家庭作业问题的研究及启示》是从家庭作业的是与非、家庭作业的量两个研究角度予以简要的综述。任宝贵和陈晓端在2010年发表在《教育科学》的《美国家庭作业政策及其启示》就美国家庭作业政策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对我国的启示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李学书在2009年发表于《教育学术月刊》的《国内外家庭作业比较研究》从家庭作业的功能、作业类型、设计难度、作业数量及家长作用等方面综述了加拿大、美国和俄罗斯等国外的相关研究。

(3)与家庭作业生活化设计相关的研究

关照生活世界:西北师范大学贾保方老师指出为使“新课程家庭作业”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应重视家庭作业的准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取得家长的配合。

多元化设计:山东师范大学郭慧在《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多元化设计研究》一文中提出家庭作业应注重内容多元化,并在实验班级进行了多元化作业设计,以实践探究型、生活问题型、动手操作型家庭作业为样本,进行了重点分析。

优化设计:浙江师范大学陆露在《小学家庭作业优化设计研究》中指出作业内容应生活化。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要坚持把学生的作业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的作业活动过程成为体验生活的过程,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理解、运用知识,促进学生社会化的进程。

通过文献研究可以发现,国内专家学者在国内外家庭作业的比较研究中,发现了传统家庭作业的问题与不足,并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在这些研究中,他们普遍认为家庭作业应加强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

(二)选题背景与研究价值

1.选题背景

(1)当前低年级家庭作业的设计现状

目前,一线教师在设计家庭作业时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题型简单,仿照课堂例题过多,而创新类题目较少。第二,单纯计算的题目过多,应用表达以及难度区分性题目较少。第三,要求单独完成的传统题型的题目较多,家长积极参与以及锻炼团队合作能力的题型及题量较少。学生长期进行这样程序化的、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家庭作业,容易对作业产生消极心理,逐渐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

(2)我校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的需要

紫云校区地处城乡结合部,生源构成较为复杂,学生的学前教育参差不齐。部分学生行为习惯较差,表达能力匮乏,这对教师们的有效教学而言是一种挑战。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缩小这种差异,光依靠课堂的40分钟远远不够,家庭作业需要发挥更大作用。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升数学表达、操作等方面的能力。

2.研究价值

(1)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学习品质

生活化的数学家庭作业设计将贴近学生生活和兴趣的、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引入到学生数学学习,在“减负”的同时又保证良好的学习效果;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经历、观察,让数学学习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有助于学生对家庭作业产生积极的态度和行为,提高个人学习品质。

(2)有利于发挥家长在家庭作业中的作用

生活化的家庭作业是学生的职责,不是要求父母传授本应该在学校里所应习得的技能。教师在设计作业设计时,应清楚地分配任务角色并指导学生的活动,而且应尽可能地为家校交流创造机会。通过让家长能够更多的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为家长家庭教育、亲子沟通提供参考和素材,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和学生的身心发展。

(3)有利于提升基层教师的作业设计意识

通过探索低年级生活化作业的类型、方案,促进青年教师关注家庭作业设计的有益性、有效性,最大程度降低家庭作业的负面影响,真正提高设计家庭作业的质量。同时,也有助于为区域内低年级数学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与素材。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研究目标

(1)本课题通过研究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生活化设计,促进青年教师探索低年级数学家庭作业生活化设计的内容与策略,为低年级数学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与素材。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有效开发各类资源,为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数学家庭作业服务,使学生能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息息相关,潜移默化地积累数学生活经验,提高数学素养。

2.研究内容

(1)文献研究:广泛收集、纵览国内外的文献资料,了解本领域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现状。

(2)现状研究:通过观察记录、问卷调查、个别访谈、专题研讨等形式,采集来自日常家庭作业设计的大量信息,系统梳理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作业的类型以及教师设计家庭作业的策略和评价方式等。

(3)内容设计研究:阅读小学苏教版小学一、二年级教材及课程标准,收集适合进行生活化设计的作业内容并进行系统设计,形成内容体系。

(4)策略研究:从帮助学生积累数学生活经验,提高数学素养的目的出发,探索生活化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

(5)监控与指导研究:跟踪了解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情况,对学生作业过程中的疑惑、困难适时指导。

(6)评价方式研究:通过评价全面了解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对作业的喜爱程度、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对家庭作业的真实感受,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评价方式。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进度

1.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为了对国内外关于小学生数学家庭作业问题研究的实践与结论进行整体了解,查阅相关资料,通过对获得的信息及时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类,为研究的进行提供科学的依据。

(2)问卷调查法: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设计问卷。教师角度,通过访谈了解小学教师设计数学家庭作业意识、对家庭作业生活化设计的认识与理解,从而为生活化作业设计提供科学参考。学生角度,了解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现状、对于新的作业形式的接受程度。

(3)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召开经验总结会,通过经验总结,梳理前期研究成果和不足,进一步明晰后续的研究方向。

(4)案例研究法:借助实验班级实践的典型案例,统计成绩和作业兴趣方面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2.研究进度

(1)准备阶段(2018.8——2018.11)

主要研究内容:①理论学习,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张巧利、胡苇、任宝贵、陈晓端、李学书等学者关于国外家庭作业的设计理论,了解国内关于家庭作业设计的相关研究。

②课题组成员交流所教班级学生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对作业设计的理解等,制定初步的研究行动计划。

2启动、构建阶段(2018.12——2019.2)

主要研究内容:当前小学低年级数学家庭作业设计的现状分析

3)实施阶段(2019.3——2020.8)

主要研究内容:小学低年级数学家庭作业生活化设计的内容设计研究;小学低年级数学家庭作业生活化设计的策略研究;小学低年级数学家庭作业生活化设计的监控与指导研究;小学低年级数学家庭作业生活化设计的评价方式研究。

4)总结推广阶段(2020.9——2021.6)

主要研究内容:①课题成果总结。 ②课题成果展示推广。

(五)创新之处与预期成果

1.创新之处

(1)“生活化家庭作业”让作业设计更加丰富、多元。通过探索小学低年级数学家庭作业生活化设计的基本类型,为一线数学教师提供素材和参考。

(2)“生活化家庭作业”让家长在孩子的学习成长之路上参与度更高。家长的深入参与,能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完成数学家庭作业。

2.预期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责任人

阶段成果(限5项)

《小学低年级数学家庭作业的生活化设计研究》中期研究报告

调查报告

2019.6

王丹、张慧慧

《小学低年级数学家庭作业的生活化设计研究》相关论文

论文

2020.2

徐燕、谢荟

最终成果(限3项)

《小学低年级数学家庭作业的生活化设计研究》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

2021.6

王丹、张慧慧

《小学低年级数学家庭作业的生活化设计研究》相关论文

论文

2020.6

徐洁、周月霞

《小学低年级数学家庭作业的生活化设计研究》资源包建设

案例集

2020.12

黄筱钰、徐燕

(六)研究保证与研究进展

1.研究保证

(1)研究力量

组长王丹,本科学历,教龄4年,中小学二级教师、中共党员,常州市教坛新秀,天宁区小学数学基本功一等奖。工作以来4篇论文在省、市、区获奖,1篇论文在市级刊物上发表。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省级课题1个(现已结题)。张慧慧,本科学历,教龄3年,中小学二级教师。参与市级课题1个(现已通过中期评估)。天宁区小学数学基本功一等奖。

其余成员平均年龄约30岁,都是我校骨干教师。其中1人获得常州市小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1人获得常州市小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3人在天宁区基本功比赛获奖;12人次执教市、区级公开课;10篇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她们年轻、充满活力,正处在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与研究热情。

(2)研究保障

围绕本课题研究,课题组认真研读了王光明、范文贵主编的《新版课程标致解析与教学指导》、李政涛《教育常识》、王冬娟《教学有道——小学数学结构教学的价值回归与实践突破》等专著、论文,进行了小学数学低年级家庭作业的现状调查研究,既从理论层面提升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又从实践层面对教师实践知识建构有了清晰的认识。

2.研究进展

1.本课题组在准备阶段多次召开课题工作会议,组织教师查阅资料、学习文献,并对我校低年级学生数学家庭作业进行现状分析,找到研究的突破口和重心。

2.课题组基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社会即学校”,已经开始梳理低年级数学教学内容中适合生活化设计的内容,讨论并初步设计相关家庭作业。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