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 当上弦月慢慢丰满之时,又一个佳节即将来临。每一个传统节日,都对应着一份独特的美食,中秋前夕,二实小六7班的同学都领到了一个 “特殊”的作业——做一块“团圆饼”,聊一聊 “中秋事”。
于是,伴随着一块块团圆饼的诞生,中秋的故事也在娓娓而来……
一块月饼就是一份思念
高锐晨:有了现代化的工具,月饼做起来也简单:只不过就是把买来的馅料包在揉好的面团里,刷一层油,撒上几颗芝麻,放烤箱里一烤,就大功告成了。望着盘中金灿灿的月饼,不禁回忆起远在四川乡下的外婆,我们已有六个年头没有一起过中秋了。以前外婆总在祭祀完月亮后,把切好的月饼让我先选。每当我想起这个场景时,泪水总是打湿我的衣襟。月在云端,人在月下。我多么希望能躺在外婆的怀里,一起欣赏这轮明月啊!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思秋落谁家。”同在月下的亲人,你可安好?一块月饼就是一份浓浓的思念。
一块月饼就是一场变革
戴子晨:爷爷感叹:“现在的时代真好,我小时候,过中秋只有几块芝麻白糖猪油做的饼,每个人只能分到小得可怜的一块,我舍不得把饼藏了起来,等拿出来的时候,早发霉了……”
爸爸说:“到了七八十年代,能吃饱穿暖了,可以一人分一块店里买的月饼,可那月饼里面只有红绿丝,难吃的冬瓜干,咯牙的冰糖硬得像石头,一边吃还一边掉屑屑头……”
我瞧瞧桌上的美味佳肴,光月饼就有豆沙的,芝麻的,美心的,蛋黄的,鲜肉的,慕斯的甚至冰激凌的,琳琅满目!
同一轮明月,不同的年代,从吃不饱穿不暖到现在的丰衣足食,改革开放四十年,日新月异的变化让人目不暇接!一块月饼,折射出的就是一个时代的变迁。一块月饼就是一种传承
汤佳琪:妈妈嘴角微微上扬:“当时,我的家乡,一到中秋,可就是极快乐的日子,菱角、月饼、柿子、芋头,还有一杯茶叶茶都是必不可少的,这些都是当季的食物!然后,我们要开始祭祀典礼,大家把带来的东西放在八仙桌上。结束后我们就可以开吃了,这些可都是我们平时吃不到的呢。最好玩的是,大人们让我们一定要喝茶叶茶,因为这茶是受过月亮的保佑,喝下去就不会尿床!哈哈哈!我当时还真信……”
时代在前进,人们不再迷信,但许多传统习俗依然以另一种形式延续。一块月饼,就是一种传承,那块亲情为馅、感恩为皮的团圆饼的味道始终不会变,因为希望亲人团圆,家人康健的心与月亮一样长久。
第二天,这些“团圆饼”又被带到学校和同学一起分享。介绍月饼类别,分享制作心得,聊聊中秋秩事,再共享创意月饼,于是,这份祝愿和幸福便传得更远更远了……
(文:高锐晨、戴子晨、汤佳琪、杨清岚 摄:潘银婷 审:王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