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在尝试中突破,在超越中蝶变
发布时间:2018-06-03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5月28日,两年一次的“常州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舞蹈专场落下帷幕,此次赛况规模盛大,小学组就有来自全市各区的44个参赛队伍进行了角逐,我校丛雪老师原创的戏曲舞蹈《校园京韵》以区赛第一名的成绩参赛,最终获得了市一等奖的佳绩,这成绩凝聚着丛雪老师和音乐组集体智慧和创造。

舞蹈的创作是集心力、脑力、体力于一体的艰辛过程,需要编者从主题、题材、音乐、服装、舞美等诸多方面统筹策划编排。丛老师首先抓住“戏曲进校园”的教育热点,以此确立了主题,拓宽了惯有的以“虫草花木,游鱼飞鸟”为主题的儿童舞蹈范畴,未尝不是一次尝试、一次突破!

对于舞蹈,音乐就是灵魂。没有打动人的旋律,更遑论出彩的舞蹈动作。因为定位在戏曲进校园,丛老师跟音乐组的同事研究了一下教材上有限的戏曲,确定了“隆里格隆”的主旋律。没有条件做音乐,丛老师只能自己剪辑音乐。听了上百首戏曲音乐、看了上百个戏曲作品,在主旋律段的前后又拼接了多段同一调式的其他音乐,修改了多个版本,最终大家一致认可了其中一个较为完整、顺畅的版本。

编创的过程是痛苦的,对于创作者本身的古典舞能力着实是个考验。丛老师埋首在大量的古典舞作品里,边吸收边产出,不满意再修改,一遍遍尝试,一遍遍推倒重来……而事实上,编者编出来的动作在落实到学生身上的时候还得再次调整。要么动作做不到要求——改!要么是独舞的动作群体做不整齐——改!要么卡不住拍点——改!如果说创作是涅槃重生,那排练则是辛苦的。5年级的孩子们连续2个月,每天早上7:00开始练半小时早功,每天下午两节课后练到5点,清明、五一、周末,都是在舞房度过的。

梅花香自苦寒来,展演的舞台上,孩子们一举手、一投足都京韵十足,她们用心感受京剧的博大精深,用儿童的视角传播古老的戏曲,用灵动的舞姿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悠长的韵味中,孩子们编织着快乐童年,舞动着美丽童心,将一份百转千回的精彩乐章演绎得淋漓尽致,赢得了台下的阵阵掌声,秀出了新时代少年儿童的风采!(文:丛 雪 摄:潘亚清 审:朱丽萍)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