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人的桂花香似乎还萦绕在鼻间,教室窗外的枫叶已添上了一抹抹红。10月24日下午,二实小语文组开展了常规的组内教研活动。各年级的上课老师,以自己对语文教学的独特理解和价值追求,向同级部老师展现了一节节或沉稳大气,或灵动开放的课堂。
“草芽尖尖,生活中还有什么是尖尖?”李闰洁老师选择《四季》这首小儿歌,让孩子们在童声童趣里感受四季,习得语言。“天气凉了,树叶黄了。”张轶老师带着一年级的娃娃们,徜徉在课文中的《秋天》里。孩子们用澄澈的眼眸去欣赏图片,用清脆的童声去朗读美文。课堂里,浓浓的秋意,满满的收获。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陈水香老师和孩子们读童话、演故事、明道理。表演中,一个个富有情趣的角色形象,不仅唤起学生的新异感、好奇心,使他们激动不已,而且能产生巨大的角色效应,从而明晰道理。
三年级的陆芳和潘宁两位老师,紧扣“读写结合”的主题,向同组内的老师们呈现了两节扎实而有趣的课堂。年轻的潘老师教学推进有序,目标层次分明。教学《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时,能抓住文本中孩子玩跷跷板的动作,引导读,渗透写法。能够关注语用,提升语感。而经验丰富的陆老师,在《时代广场的蟋蟀》的阅读分享课上,引导学生关注封面、封底,留意插图、书评。对学生整本书的指导细致到位。
四年级唐老师执教的是《开天辟地》,在教学盘古身体幻化成万物时,唐老师着力于想象,自然而然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让学生明白了想象要合理恰当。五年级郭筱凯老师在执教《嫦娥奔月》中,以一个中心问题“文中哪些地方写出嫦娥的善良机智,找出有关语句,用线画下来”来辐射全文,让学生通过品悟体现嫦娥心地善良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有效信息,进行交流,进一步感受嫦娥人性美。同样是神话类课文,不同年级,不同侧重点,同样的精彩!
六年级组老师不仅关注学生发展,更注重教师培养。在同年级组老师的指导下,实习老师张老师执教了《钱学森》一课。课堂中,学生在生长,议课中,老师得以提升。常规教研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真正实现了同生共长!
在课堂教学研讨中,各年级上课老师关注年段特点,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语文素养的发展。观课教师在听课、议课过程互相学习、不断提升。相信在这样的常态化教研活动中,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更加从容,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加高效。(文:张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