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下午,二实小数学组齐聚录播教室,青年教师基于对常州市小学数学优质课的学习开展了评课、议课活动。活动特邀区教师发展中心张林主任,对评课进行专业的指导,叶校长参加本次活动。
20位青年教师利用周末精心准备,撰写文稿,制作课件,和大家分享观课收获,畅谈学习心得。陆文老师以“张弛有度,游刃有余”为题进行评课,赞赏了杭老师注重学生立场,展现了极高的教学素养。同时对递等式的书写习惯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周月霞老师认为杭老师关注运算教学过程,彰显数学运算魅力,铺设了运算教学的“路”与“桥”,让学生真正经历思维孵化的过程。许强老师以“让‘规定’更有意义”为题表达了自己的听课体会。
季焕庆老师从课堂导入、验证方式、练习设计、教师点评四个角度对《和与积的奇偶性》这节课进行评析。曹莉萍老师以“真实经历,让学习真正发生”为题分享了自己的体会。徐洁老师品味张老师的课极具美感,美在趣味,美在思维,美在数形,美在育人……一个多小时的分享活动让全体数学教师再次回味了两节扎实、平实、丰实的数学课。
紧接着,区教师发展中心张林主任高屋建瓴,用三个关键词“有意义、有思考、共展望”点评此次活动,肯定了我校校本化研究的成果与价值。他认为,好的评课应该做到理据融合,感同身受;善于提炼,令人回味。随后,他从观测维度和文稿撰写两个方面对如何评课进行专业化指导。张主任指出,评课时可以观测学习过程(包括过程的展开与推进、课堂资源的转换)、课堂教学的意外处理、学习效果的达成情况。在形成文稿时也可以相应的从教材分析、教学设计、学习活动、学习效果四个视角进行撰写。全面的点评,细致的指导让大家对评课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反思+实践=成长,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有助于反思自己的课堂实践,促进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相信,所有老师会在学习中不断前行。(文:王丹 摄:潘忠德 审:唐琴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