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结构教学扎根常态课堂 核心素养重在日常养成
发布时间:2017-03-17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提升教师把控结构教学的水平,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一直是二实小数学教师对常态课堂的追求。316日,二实小五年级数学教研组进行了新学期第一次组内研讨活动,主题为“基于结构教学的小学生数学素养培养”。活动以课堂实践+专题讨论的形式进行,每一位教师都全程全情投入其中。

本次活动是由曹莉萍老师和潘慧黎老师分别执教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和《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这两节课都从整体视角切入,对教材进行了重组,体现出了教结构和用结构的关联性。曹老师的课堂从1—12的因数的入手,认识了公因数和研究最大公因数的价值,并通过大量的举例和分类,发现两个数之间的三种关系:一般关系、倍数关系和互质关系。通过对每一类情况的研究,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挑战,能力得到了提升。找公因数是一种细致的“教结构”的过程,那么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就可以让学生“用结构”来学习研究两个数的倍数之间的相关知识,潘老师的课堂正体现了由扶到放、由慢到快、类比迁移的“教结构——用结构”过程。

课后,教研组成员一起探讨评析这两节课。大家都肯定了两位老师的研究,同时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比如语言的表述还要更严谨一些。大家更是一致认为结构教学需要扎根常态课堂,核心素养重在日常养成。(:曹莉萍  :唐琴珠)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