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带着对新学期的殷殷期待和对教育改革的无限创意,常州市新基础教育研究会召开学期计划交流会,在交流中分享各自的思考与策划。
研究会会长李伟平校长梳理了上学期研究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研究目标易偏离、成员校自主能动有差异、兼研队伍需培育等问题,确立了学期研究目标:一是围绕“教育信条”,组织交流研讨,帮助成员校进一步坚定价值信念,更新教育理念,确立学校建设新目标,形成实践研究新策略。二是以“集团办学”为背景,探索“生命·实践”合作校的责任担当与辐射转化,提炼成熟策略,为基础教育改革提供时代答案。三是以“学科育人价值”开发和“校园四季活动”设计为主线,积极参与和承办各类学科专题研讨、区域联合开放活动,发挥研究会指导功能,放大过程研讨价值,提升活动品质,推动不同层面学校的节点跨越。四是新建系列评价细则,推动成员校的特色品牌彰显和骨干教师的成长,以评价促生态的蓬勃建设。
接下来,各学校基于教育信条的学习,对本学期的管理创新与研究深化进行了思考和策划:
首先,合作校集中交流了集团领衔校的理念辐射与策略转化,局小重点交流了教育信条的学习策略,通过自主品读——故事讲述——特刊汇编——分享辐射,实现每一个教师结合教育实践体验的内化与转化。二实小重点交流了多元模式集团办学中管理1+x的机制探索、联动教研的多元创新和班主任队伍的分层成长营等策略。东方在整合融通理念下创新研究机制促日常研究质量提升、创新学生工作促学生综合活动发展。新桥以期初活动的创意为载体,整体架构了学校时空,通过变革学校节律,走向教育诗意。薛家则通过管理领域的融通,进一步加强部门之间的横向关联,通过学科教学与学生活动的融通,提升系列活动价值。蒋玉琴校长在点评中体悟到局小对教育信条的学习,形成新的参照系——新行动——新认识——新的教师——新的组织,集团校机制建设以复杂思维做强核心,辐射成员,合作校以综合一体的思维方式实现“新基础”背景下的融通创造。李伟平会长则提醒各校处理好教育信条与原有理念之间的关系,厘清新在哪里,思考在教育信念引领下的研究变革与原来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接下来,基地校也分别介绍了自己在校园四季活动中的初次构想和探索:小河小学在尝试与整合中创新荷娃新生活,在共性与个性并存中促师德与能力共进。西夏墅小学创意了“我和春天有个约会”,通过春立新志、春探奥秘、春蕴诗兴,实现基于本校特点的外在经验的学习与创造。钱丽美校长点评中提醒各校,要思考四季活动的构建与其他各类活动之间的整体关系?同时可借鉴成熟经验进行构架。
白云小学加入“新基础教育”一年半,经历了两次摸底调研,主动承办了课堂开放,今年将迎来中期评估。因此,他们策划通过梳理现状,对照评价表,发现各领域的变化和问题。通过持续学习,实现全域全员的渗透。通过聚焦课堂,实现问题的清晰把握和主题的有序推进、梯队和文化的培育。通过凝聚活动,做强岗位建设中的育人价值开发和学生好习惯的系列活动设计。最后通过总结反思,实现节点上的整体提升。周云校长高度肯定白云小学最后加入但不落后,步伐坚定迈进,对中评有深入思考,分层次的整体架构中借助节点助推发展和整体转型的思维已建立。
丁堰、戚实小、朝阳桥、北郊这四所学校本学期都申报了基地校创建回访。丁堰小学旨在通过和美文化的传承发展,在聚焦课堂、研磨研究、教师成长、学生活动中彰显“融通之和,成长之美”。戚实小面对重重困难,假期管理团队提前学习——集中研讨——确定思路——制定对策,要在回访中展管理务实协作之品、教师共生成长之品、学生情智共生之品。朝阳桥小学深度剖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确立了创建目标,要在特色管理文化的形成、品牌教师的打造、特色学生活动的创建中迎接回访。北郊小学以学校研究强项——现代教育技术为平台,进行管理领域和教师发展、课程教学和课堂教学、学生工作与学生发展的策划,通过线上与线下的融通,实现节点的推进。上学期刚刚经历基地校创建回访的史柏良校长告诉大家一定要从本校实际出发,借基地校创建,摸家底树目标,以问题为导向,凸显学校特色,在此过程中要以“精、特、美”为标准,努力向上攀登。
“用创造学校新生活的理念开展日常教育活动,使师生成为学校生活的主动创造者。”在“生命·实践”教育学教育信条的引领下,常州新基础教育生态区将持之以恒,在教育创造中凝聚团队新智慧、助推学校新发展、培育师生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