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评价指标A B C D
A:成效明显 B:局部有突破 C:有课题无落实 D:无课题无落实
学科 |
姓名 |
微 课 程 课 题 |
成效表征 |
成效(A B C D) |
||
自评 |
组评 |
|||||
一 年 级 |
1 |
路叶娜 |
常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 |
1.利用课堂及时评价,规范学生行为 课上孩子存在表现差异,有的能自觉检查或自觉再读一读,个别孩子则事不关己,要老师不断催促,或者草草做完便玩起来,这时通过及时评价:“xx已经在和同桌交流想法了,通过分享他们最多能收获两种不同的思考。” “xx做完练习还能再读一遍,不但比其他小朋友多练习了一次,还起到了检查的作用。”慢慢的,班级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在同桌合作时主动交流、课堂练习后自觉口答和检查。 2.指导思考详细步骤,感受数学严谨 有时,孩子遇到陌生的问题会凭原有经验或某种直觉进行猜测。这时要及时告诉孩子盲目猜测不能说服别人,必须得有理有据。随后带着孩子进行再次读题、圈划分析、适当推理、条件罗列、列式辅助计算等,最终得到数学结论。每次遇到问题都让学生经历,慢慢的一部分学生遇到陌生问题会主动思考探索,不再盲目回答了。后续还要继续将经历的主动权更多地还给学生。 3.示范解题良好习惯,鼓励思维表达 与上述第二条有部分相同之处——必要时指导学生及时落笔留痕。 另外,还有其他一些基本的要求,强迫自己必须规范,如:板书时竖式用尺,书写数字时大小适中笔画清楚。一学年的坚持下来,孩子的作业规范,能外化思考痕迹的孩子习惯能持之以恒。希望能有更多的孩子养成这样的好习惯。 |
B |
A |
2 |
孙 敏 |
对组合作:提高课堂同桌交流质量,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
另见文档 |
A |
A |
|
3 |
高 静 |
通过读题指导,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 |
1.任慧敏小朋友已经能在课堂上从原来的从不敢发言、读题,变成了愿意发言,愿意重复别人的发言,尝试独立读题,声音变大了很多,全班同学静下来时都能听到。期末测试取得了91的好成绩。 |
B |
B |
|
4 |
潘晓薇 |
关注学困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
1.学困生倾听习惯有所改善,上课能跟上老师的节奏,有时还能积极举手发言。 2.学困生朱晋颐作业正确率明显提高了,成绩也进步了。 |
B |
B |
|
5 |
唐丽艳 |
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提高口算技能 |
另见文档 |
B |
A |
|
6 |
谢 荟 |
提升学困生口算能力的研究 |
1.同桌合作,日常提升。学困生通过同桌的监督、批改、汇报,口算时注意力集中,规定时间内完成率比较高,相应的正确率也的到了一定的提高。 2.小组合作,竞赛提升。数学活动课、思维课上组织四人小组进行形式多样的口算比赛,比如抢答口算卡片。通过比赛形式,学困生的思维能力都到了相应提高,口算能力加强。 3.家校合作,有向提升。及时与家长沟通自己孩子口算能力的差距,通过家长在家督促孩子完成读口算的练习,和适当的口算补充练习,学困生的口算速度和正确率都有相应的提高,基本能达到良好水平。 |
B |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