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科研之窗>>已结题>>教师专业优势的发现与转化研究>>成果呈现>>文章内容
微报告:追寻和谐的语文教育
发布时间:2016-05-28   点击:   来源:   录入者:徐洁

在大家轰轰烈烈准备搭城堡时,我奔赴无锡去学习了两天,追寻和谐课堂的身影。为期两天的活动在以知爱、乐爱、善爱为理念的五爱小学举行,这是一个充满爱的学校,用“爱”的课堂,点燃童心,用“爱”的课程,润泽童心,用“爱”的学校生活,滋养童心。

这次活动主要包含一台精彩的文艺展演、两场特别的学术报告、三节生动的语文课堂,最后以一位名家的教学压轴。

一台精彩的文艺展演:

五爱小学的师生呈现了“童心吟梦   爱之芬芳”的文艺展演,吟的都是经典,所有的节目都是吟、唱、舞、演的结合。

以《莲》为主题的经典吟诵

课本剧《司马光砸缸》

表演《三字经》

情景剧《此地无银三百两》

教师朗诵原创诗

几点收获:

吟、唱、舞、演的结合能让这些经典的篇章更生动。

表演要吸引人,道具、服装都非常重要。

学生都很投入、放得开,引得观众捧腹大笑。

他们的老师有才情有闲情,原创诗歌产量也很大,除了这个表演后面还有呈现。

 

两场特别的学术报告

第一场,是五爱小学专场,呈现的是“和谐学堂——让语文学习真是发生“的教师沙龙。这场报告特别在他的生动欢乐。

开场就是老师唱《心太软》,歌词围绕他们的和谐学堂进行了改编。

接着围绕和谐课堂表演了情景剧,还现场让大家微信投票选出最受大家欢迎的是哪一类教师。

第三板块是五爱真生意——我眼中的模拟课堂,呈现他们的校本教研的特色——模拟课堂,老师们就作为执教者、学生、观察员的感受畅谈并反思。通过这样的访谈,向我们传递他们明确了老师的表扬肯定很重要,互动活动的设计在课堂中不可或缺,老师要从惟教案变成会倾听孩子,从关注自己怎么教变为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感觉其实跟新基础的学生立场、重视生成互动是一样的。

第四板块他们两位优秀的教师做了《好课,我们这样“看”》《怎样写好作文》两个报告。关于什么是好课,他们有专门的观察量表,怎样写好作文的老师会在接下来的课堂呈现她在教学中的思考尝试。

最后又是诗朗诵原创诗歌《和谐学堂,我们在路上》。

感觉这样一个学校的沙龙五个板块的呈现,相比以前听到的学术报告来说生动有趣好听多了,所以它是特别的报告,其次每个版块都有自己独特的创造,改编歌词、微信投票、教师当老师进行角色体验等,这些新鲜的元素进入了这个报告,更显特别。

第二场报告是真正的学术报告,某某某专家陆志平是国家语文课程标准核心组的一员,他做的报告题目是《聚焦核心素养  深化语文课程改革》,报告中我们明确了核心素养是什么,语文的核心素养即是人的修养,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与迁移。这个报告特别在哪呢?这个一个半小时的报告在用十五分钟讲了什么是核心素养之后,陆专家就用余下的九十五分钟时间向我们具体解说了高中语文素养。我没怎么消化得了,只知道高中语文素养有以下几大块。

三节生动的语文课堂

   这三堂课,其实是语文教学中的不同领域,有活动课,有作文指导课,也有常规的阅读指导课。

第一节是语文活动课,跟全课程的主题课很像,其实也是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围绕“冬“这个主题创设了几个活动,容量很大,词语猜想、一句话说小朋友眼中的冬天、写下堆雪人的过程、雪人为什么不见、动物过冬的方式、冬天的植物、冬天呼出白气的科学知识、无锡冬天的习俗、用方言说话等等。最大的亮点就在于民俗的融入,老师把方言带进了课堂,有的孩子说得不准,南腔北调,但仍然学的兴趣盎然。这个课虽然是活动课,但又处处体现语文味,成语、诵读、编儿歌都穿插在其中。

第二节习作讲评课,这节课老师通过独具慧眼奖、妙笔生花奖、诗情画意奖这几个奖表扬了写得好的学生和写得好的片段,这是课上最大的亮点,在欣赏与评价中学生有所收获。整节课老师把学习权、评价权还给学生,老师引导学生在自悟之后交流评价,最后自己建构新的片段。

第三节课时省优秀青年教师执教的《母亲的恩情》,第一课时,紧扣第年段要求,随文识字,写字教学扎实,课上一共写了四个字。同时重视学生读的指导,读得充分,有层次。

三节课都很精彩,在学习到老师们的机智应答、从容行课之外,我也开始思考,在这创客盛行的时代,我们作为老师更需要有创造的思维,努力去创课。

一位名家的教学压轴

   名家薛法根执教了《雾凇》,课一开始提供些了五个词水汽、雾气、霜花、雾凇、遇冷凝结成为全科的基点,贯穿整堂课,这是知识型的文章,薛老师在浅言漫谈中带着学生弄清楚了每个词的知识概念,而明白了这些概念也就明白了这些食物形成的原理,最后老师引导学生学习雾凇的语言,以雨越下越大开头,用几句话描写雨从小到大的变化,阅读与协作和谐融合,让学生在学会阅读的同时学会表达。

     总觉得每次出去学习都会给自己带来一些新的冲击,让我有一些成长,而一路以来听课学习,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的,都会让我有所收获。一路学习,一路成长,与跟我一样的被成长的青年教师们共勉。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