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暖花开、充满阳光的日子里,马美南教师发展工作室全体成员和二实小集团部分青年教师再次相约,开展第七次工作室活动。为了提高成员的总结提炼能力,工作室邀请了区教师发展中心张林主任给与成员高位引领。
记录研究过程、表达所思所想、总结研究成果,是青年老师提高教学质量和业务水平的好途径。但在互联网时代,害怕写、不会写又是当前青年教师共同的困惑。因此活动一开始,领衔人就营造了宽松开放的氛围,让成员们畅谈自己在撰写初稿中的真实体会和困惑。成员们实事求是、敢说真话的态度,赢得了张主任的欣赏。随后,二实小青年教师路叶娜和成员们分享了在写作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她说:“要有意识地去积累,多给自己落笔的机会。论文的构思过程就是提炼自己一阶段教育教学的过程,写作的过程就是梳理的过程,而反复修改的过程,正是对各种教学教研活动积极参与和不断深入理解的过程……”
张林主任仔细聆听了每位成员的发言,对每位成员的文章把脉诊断,一针见血地提出了初稿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有针对性地点拨指导,帮助大家理清了后续修改的思路,让每一位成员都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张林主任还结合实践作了“一起‘做’论文”的培训讲座。以“为何写”“如何做”为切入点,从独特的视角对选题方法、写作技巧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生动的讲解。在讲到“写作的‘点’从哪里来”时,他指出可以在以下内容中选题:一是理论热点的课堂实践;二是教学难点的有效突破;三是学习触点的行动体悟。他还提出了选题的三个原则:一要务实,即要有实践价值;二要求小,即小中见大;三是求新,即视角变换。而个人的课堂实践、他人的课堂精华、日常的学习感悟,都是论文“料”的来源…… 张主任的讲座,让成员们对如何提炼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如何由小见大地分析一节课、一次活动、一项教育措施的案例,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激发了大家更多的写作灵感和写作热情。
乐实践勤积淀、乐学习勤感悟、乐思考勤提炼,从怕写到想写,从不会写到有话写,把写作融入生活,是工作室领衔人对所有青年教师的寄语。期待着通过论文的撰写,促进每一位工作室成员对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更深入的思考。(撰稿:王晓娴 摄影:沈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