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科研之窗>>已结题>>基于质量监测大数据分析的教学行为诊断与优化研究>>理论链接>>文章内容
罗清红:通过大数据分析调整教师的教学行为
发布时间:2016-03-29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搜狐教育讯 12月10日,第二届"中国未来教育家成长论坛"在深圳市宝安区举行,吸引近千名来自全国的教育专家聚集宝安,以"营造教育家成长的自由生态"为主题进行深入对话。成都第七中学副校长罗清红在《让追随者成为引领者》的蓝色主题论坛上发言时,分享了成都七中是怎样通过大数据分析调整教师的教学行为。

图: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副校长罗清红
1
图: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副校长罗清红 [保存到相册]

  以下为罗清红发言实录:

  这次很高兴有机会能够到深圳来参加这样一个论坛。而且还有一个题目从让随者成为引领者。我说这个是一个哲学问题,因为都行走在路上。行走在路上,一个追随者一定程度上也是一个引领者。昨天我们看教育家的成长,说教育家成长和自然科学家有很大差别,我又在想为什么在剧变环境当中,教育家不一定被大家所认可?事实上我更愿意让做教育的人低调一点,静静地在自己领域做想做、该做的事情。今天我就很快地切入我的主题。叫关注时代、聚焦课堂。因为我们来自中国的西部边远地区。

  我们首先要明确我们处在什么样一个时代?当我们看到这样一个世界地图的时候,第一个我们说它是一个地球村。白天我们看的很清楚,所有人都在讲冠冕堂皇的话,可是夜晚的时候可能真实的世界就呈现了。这是卫星地图勾勒出整个地图上用光亮勾勒的整个世界。如果用亮度进行数据化的话,我们可以反映出什么呢?可以反映出亮度,可以反映出那里人们的夜生活、物质、文化、精神。

  我认为现在教育确实非常紧迫,是核心文化的凝练传承。因为我们有核心文化,但是核心文化让我们慢慢等,因为效率很重要,如果不能理念传承,很快效率一来,你就完蛋了。这是第二个,科学创新意识。这个方面只要你作为教育的,只要你有这种责任,责任给我们这种紧迫就可能就是3-5年时间,我今天2014年讲这句话,我相信2017、2018年再看教育一定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教育是什么?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我们教育是否摇动、是否推动了?是否敲动了?因此抓住教育核心内容不放,一直往前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我们国家人口密度大,东边发达、左边稀疏。成都位居分界线旁边。教育整体还不错,自然有一个责任和使命把我们目前做的教育内容进行传承、辐射。成都第七中学从2000年开始资源方面整合,02年直播教学,到2014年直播教学进行了14年,本人进行了6年直播教学,05级教三年,08级教3年,09年做校长,分管科研,对教学形态研究我自己认为我一直都在探索当中。

  刚才我们看到小学、清华附中他们做的都非常好。我们高中好像就没有表情。我想我们还是尽量有一点表情。我教物理,物理是闭合式的,每一项内容要有目标、有检查、有实施,最后要有总结。当然我也会有比如说物理也要写作文的。成长当中,我以为人也好、单位也好,都有一个成长期保持期,如果沿袭原有方式,进入衰退期。我把这个图拿出来,老师说就是这样。这个时候就要寻求突破。信息来改变我们教育方式,形成新的成长和保持,不断成长。保持高度的方式就是要学习、创新实践。我们管理当中,老师有职业倦怠,怎么让老师自觉调整自己行为,我想到这个东西。这也是企业管理用到的。第二,质量。相对来讲,质量是什么呢?质量越大是不是加速度越小?质量体现什么?是思想包袱。很多跳楼的都是质量大了。现在就要把质量减轻,也就是说心理负担。怎么减轻呢?孩子应该专注当下。专注技术动作,抛弃思想包袱。从理论、思想上把它丢掉了。孩子每天注意该听的课、该做的作业、该做的事,这样心里踏实了,负担轻了,质量轻了,跑的快了。当然还有时间。时间是二次方,他的权重最大。综上所述,这就是昨天差异,今天作为,变成明天的优势。

  接下来讲到家长。在家长当中我们教育当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怎么把家长的力能够凝聚起来。每次开家长会我都会绞尽脑汁。我启发家长一定要有这样的情怀,对孩子无私的爱,而且要静下来慢慢陪伴。

  接下来我们快速地进行教学整个板块,理论创新。我们有四位一体,同时备课、同时授课、同步作业、同步考试。十二年理论,非常成熟。这是学生的发展。这是这十年来考上北大清华的。12年来毕业学生有10万人,7万人送到高校,05-14年有40名考上清华北大。远端的学生跟我学了三年,教师节打电话给我,那种做教师荣耀不是钱可以代替的。

  基础教育最能够留下深刻印象无外乎两所学校,第一,杜郎口。第二,北京十一学校。我们怎么办呢?做任何事情不要跟风。我们如果很疯狂地追,这肯定不合适。做教师一定要有定力,要有判断力,任何东西必须以我为主。要能够复制、能够自我嫁接。我对这两个学校很多东西我都去过,而且不是一次去过。最重要是他们的改变就是在教师的改变,他主要关注了学生、教师,关注了40分钟关注学生的差异。

  对整个教育状态调整必须分层。对位进行教学,这就是选择性,就是北京十一学校做的事情——对位。这种对位后就达到发展。今年9月份我们对主要两个学科数学、英语探索。北京十一学校号称上千间教室。我们就不可复制。总体来讲,我们认为这个是对的。传统教育到现在没有解决,我们说要及时反馈,这就是未来课堂。未来课堂是去年9月份推出的,平板。这个课我们已经从去年9月搞完一年,已经做成常态化。我们从今年9月份,从6点到8点,发8-10分钟微课,学生6-8点可以看,9点前反馈回老师,老师再反馈。反馈后就可以讲评。这是通过半个学期对比,两个班的分班所有情况完全一样,平均分所有一样,但是这次,9个学科高了35.2分,六各学科高了18.5分,彻底改变了学生学习习惯、老师教课形态。这是真实用信息数据在教师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因为教师要引领学生,教师职业成长就需要,我们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估。这是我们已经开发出来的评估系统。可以对学生整个状态、学优状态进行评估,对互动情况记录,记录后生成报表。 提问类型、提问对象、提问质量、学生的响应。我们可以来观察学生不好的状态,老师行为是处于无效的讨论或者说枯燥的讲解。而且在20分钟的时候学生状态一般都不好。这样长期进行分析观察后,交给我们老师,老师自主都会调整,这都是我们走向实证的理念。我们转型,我们要超车,往往是弯道超车。弯道的时候一定要有好的视野,这个时候才可能很好地实现弯道超车。

  最后我讲的以这副对联结束:不排斥、不跟风、以我为主、恒久为功、为正途。不缺位、不越位,各守其位合力最大,是王道。让每一双眸子都透彻出清亮是我们的希望。谢谢大家!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