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课程建设>>国家课程>>思品>>教研动态>>文章内容
天宁区2014学年第一学期品德教研计划
发布时间:2015-10-02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一.发展思路及推进措施

1. 加强学科培训,提高课程意识,探索教学范式

(1)开展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的研修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新修订的品生、品社《课程标准》和《品德与生活》新教材实验稿,更新课程观和教材观。

(2)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小学品德课型范式及其实施策略》。理清基本结构,熟悉操作步骤,指导教学实践,服务于日常教学。

(3)与市教科院合作,以主题引领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学科培训,总结课改经验,探讨在品德课教学中实施新课程理念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2. 加强课堂教学研究,精选主题,寻求内涵发展

(1)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研究。基于区域内品德教学的实际问题与发展需要,开展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提高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精选主题,打造“四真”课堂,倡导“在真情实感中明理,上讲真话、入人心的品德课”、“在体验中导行,做有效果、生活化的德育”,使主题研究深入,形成系列。

(2)搭建经验交流的舞台,组织区域内联校教研活动,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探索品德学科教学中的价值追求、实施途径,分享教学实践智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同时进一步提升联校教研品质,做到“有主题、有参与度、有观点、有启发”。

  3. 关注校本研究,立足课程落实,推进教研组建设,提升教师学科素养

(1)加强教研组建设。建议学校将品德学科任课教师相对集中与稳定,并能在每个年级或相近年级段确定一至两位青年教师作为学科骨干,以此基础组建校级教研组。同时落实校本教研计划,围绕主题开展行之有效的研究活动。新学期教师发展中心将继续参加基层校本教研,促进教研组良性发展,学期末将以交流一次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为题开展沙龙研讨。

(2)实施教研组长轮训制,加强对校本教研方式的研究与指导。教研组长须组织落实《常州市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健全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制度。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研讨活动, 通过课堂教学研讨提高教师驾驭教材、运用教法、实施教学评价的能力。

(3)重视课程落实,加强日常过程性调研,及时跟踪学校课程落实动态,鼓励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同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课程管理方法,组织校本管理经验的交流和分享。

   (4)以省基本功竞赛为契机,组织、推动学校教研组建设,以点带面、以活动促进青年教师成长,不断壮大我区品德课程骨干教师队伍,有效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4. 加强教育科研,总结教育经验,推进教学改革

(1)加强学科教育科研,围绕有价值的主题,营造民主、分享的教研氛围,努力把教研活动建设成教学问题研究的促进会、教学思想碰撞的交流地,教育实验成果分享的展示台。

(2)以论文和教学案例的形式展示教育科研成果,积极组织参加市、区相关学科论文评选活动。

(3)鼓励和帮助学校开展基于班本化的微型课题研究,强调研究来自于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

(4)继续关注前沿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在推进“E学习”“微课程”为代表的新教育技术的运用的同时,关注并探索“全课程“理念下的品德教育。建构生成性教学模型的意义和途径,基于实践生发全人教育理念下的品德课堂教学思考。

二、主要活动安排

 

活动目标

解决主要问题

活动安排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新课标培训

    加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标修订后的教法研究,开展相关课堂教学观摩研讨

时间

内容

9月

承办常州市区域展示活动

  11月

联校教研观摩活动(主题:生活中的智慧)

省教师基本功竞赛

争创佳绩

    二实小郭筱凯老师代表市参加省品德教师基本功竞赛

9月—

10月

学科中心组及培训团队定期开展选手培训(理论、演讲、粉笔字、教学设计、课堂教学)

11月

参加在苏州举行的省品德教师基本功竞赛

 推动校本教研的常态化,提升校本教研水平

    建立校本教研长效机制,关注校本教研计划的落实,提升校本教研品质

  9月

承办常州市区域展示活动(校本教研成果分享)

12月

主题沙龙:谈一次有意义的品德校本教研

打造“四真”

品德课堂

    针对当下品德课堂存在“重说理轻实践,情境设计符号化”等问题,努力打造:“真情境、真问题、真情感、真行动”的四真课堂

9月—

12月

周常态调研关注重点:“四真”课堂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