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故事创作重塑小学信息技术学习方式
江苏省常州翠竹新村小学 顾枫 邮编213026
摘要:为了改变目前信息技术的学习重技术、轻整合学习的模式。尝试重塑融入新课程理念、嵌入人文信息素养、创设学科有效整合的立体化、生态化的初中信息技术学习课堂。从数字故事创作对学习课堂的意义、数字故事创作设计思路的尝试,数字故事的创作重塑学习方式的探索。
关键词:数字故事 信息技术 学习课堂 重塑
一、数字故事创作重塑学习课堂的意义
“数字故事”是教学故事编写者,在编写故事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手段,将声音、图像、音乐等素材元素加入其中,创造可视化故事的过程。具体讲,就是在3~5分钟简短的故事中,用图片、动画、视频等各种形式的可视化素材媒体,配以相应的声、字幕,使其讲述内容具有生活性、教育性、启发性。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学生学习多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便于明确目标,方便操作。同时存在系统学习目标被过分“切割”,学生只掌握本节课的任务,未从思维深处寻找知识链接,不利于知识迁移学习。
如何解决学生从“抽象”到“形象”的思维,从“知识”到“技能”过度,从“情感态度”到“价值观”的塑造,改变当前的课堂学习形态,改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发展,促成学生目标与策略向积极的方向发生变化。
数字故事创作对信息技术课堂整体学习效果有着引领示范作用。一个有效的数字故事具有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习的功能。重塑人们对当前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处于技术型课程的理解范畴,以及单纯的“从技术中学习”,而不是“用技术学习”的观念。这正是数字故事创作在信息技术学习型课堂中起重塑作用的奥妙所在。
二、数字故事的创作设计思路的尝试
信息技术课堂已为数字故事的创作准备了基本条件,数字故事的创设过程包含以下三个方面。数字故创作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多种软件如:PPT、Flash、Photo story、Iebook、绘声绘影、Move Maker、Premiere、糟糕动画等软件。一个完整的数字故事创作案例包含以下思路:
例如:首先聚焦故事主题:数字故事创作设计的重心依次为“关注故事本身”,“保证画面简洁”,“考虑音乐背景”。同时满足故事的典型真实、情感共鸣。故事主题应撷取我们身边的感人事迹,学生从中思考人生、深度互动、发现哲理、产生共鸣、唤起心底的震撼。
接着串联情节图板,故事版犹如情节图板,故事呈现的流程可以采用串联情节图板的方式来组织,简单的说就是将可视化素材与脚本串联起来,以便最后制作作品时使用。在此,我们鼓励学生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对故事版进行串联优化。之后,对其进行筛选、加工、利用,可使用PPT、Flash、绘声绘影等软件对素材进行简单的加工、合成。
然后是数字故事界面,数字故事所表达的效果,不仅要注意丰富的语言表达方式,还要仔细辨别图片信息,要达到“声画合一”的效果。因此界面设计力求做到字大且少、词画达意、构图和谐、界面简洁。选择背景音乐,背景音乐具有强化数字故事主题、反衬作者心境、强调情感内容、弥补故事叙述中的不足等作用。音乐是数字故事创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最后才是后期编辑合成,将不同类型的文件分类。建立TEXT(文本)、IMAGES(图片)、VEDIO(视频)、MUSIC(音乐)等文件夹。将收集素材按文件的不同类型分类放入,根据故事主题和脚本内容串联优化故事版,最好使用PPT、FLASH、绘声绘影等软件将其合成。数字故事创作应成为衬托课堂情境、反映时代主题、促进评价交流、唤起内心震撼的优秀主题式教育素材。
三、数字故事的创作重塑学习方式
(一)技术性学习的重塑
数字故事创作过程重塑了学生的软件挖掘学习能力、素材检索能力、作品整合能力。例如:在数字故事创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音视频剪辑、图形图像素材的裁切重组、文字素材的编辑排版,以及最终在PPT、Photo story等数字故事创作软件中整合各类素材、调整版面结构、设置页面跳转、发布作品等操作能力。因此,它是集创作和思考相结合的学习过程,是提倡技术的整合融入、创新的学习过程。
(二)艺术性学习的重塑
信息技术课堂学习中要注重完成技术任务,更要关注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例如:在数字故事创作过程中学生逐渐注重把握了作品的艺术脉息,注重作品寓意与选材一致、文字大小色彩与图片一致、语言描述与图像信息一致、背景音乐与故事情节一致,使作品主题突出、界面简洁、故事感人,在最大限度上呈现出作品的完美性。
(三)创新性学习的重塑
信息技术学习型课堂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故事创新、艺术创新、技术创新、方法创新以、思想创新及效果创新。它集中体现在如何选择真实、典型、生动的故事,利用精湛的信息技术手段,独到的艺术视野,完美的呈现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力。
(四)整合性学习的重塑
数字故事源于生活,数字故事镜像生活,它将故事性、技术性、艺术性、生活性、共情性、设计性、娱乐性、意外性、反思性等因素融入到信息技术课堂学习中,将各学科知识整合进来,使信息技术课堂学习呈现生态化学习结构,让学生在技能掌握、知识学习、智慧碰撞、情感张扬、个性发展上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总之,数字故事创作将信息技术学科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加强了学习气氛,激发了学习积极性,指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掌握记录学习生活、分析学习结构、促进学习合作、呈现学习内容、创设学习氛围的能力。数字故事创作在信息技术学习课堂中重塑,焕发出理性的光辉和智慧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陈静娴.数字化故事叙述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13.
[2]孙卫华,郑江艳.数字故事在美国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2):74-7
[3]周静,赵志靖.数字故事设计及其教学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2):100-101
[4]郑茜.信息技术教学情境创设的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22):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