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课程建设>>国家课程>>数学>>感悟手记>>文章内容
我有一个梦想
发布时间:2015-09-28   点击:   来源:   录入者:王丹

我叫王丹,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有一个梦想》。我有一个梦想,它来自于我对华应龙老师教育随笔的阅读;我有一个梦想,它酝酿于我在阅读这本书的每一时每一刻;我有一个梦想,它将成长于我在二实小工作的每一天。我的梦想,那就是将来能有一天,我也可以自豪地说:我,就是数学!

一年前,对于这个梦想,我真是万万不敢去想上一想。去年9月,我从师大毕业,正式踏上了工作岗位,成为三年级两个班的数学老师。我既感到非常自豪,却也常常十分担心。

担心,是因为我的专业是教育学,并非数学。我害怕自己基础不牢,功夫不深,影响教学;担心,是因为初为人师,面对学生,我有太多的陌生感和紧张感;担心,还因为我的教学经验几乎为零,课堂上缺乏掌握力与应变力;担心,更因为在二实小这样优秀的集体里,我生怕自己成为落伍者。

阅读,是让我的担心一点点化解的好方法。这一年里,为了尽快成长为一名成熟的数学教师,我不断地观摩名师名课,阅读教育专著,汲取养分,充实自己。只是化解担心,却远还没有梦想。直到有一天,我读到了华应龙老师的教育随笔《我就是数学》。

华老师为了和他喜欢的数学约会,做了大量的数学题,看了大量的专业书。谈祥柏教授的趣味数学出一本,他就买一本。张景中院士的《数学与哲学》都被他翻烂了。他常说:我就是数学,我幸福。是啊,教师要开发课程资源,课本、教辅、学生、社会是课程资源,而华老师,自己也成了数学课程资源。我就是数学,是他的自我安顿、自我期许和自我鞭策。他既用数学修身,也用数学育人,更用数学立命。

他帮助我认清了教师的角色。在数学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但更是欣赏者。欣赏学生,特别要会欣赏乍一看不怎么样的学生。欣赏自己,要从数学的角度去享受生活。他说,只有从心底里喜欢数学的老师,才会带出从心底里喜欢数学的学生。

记得华老师在执教《圆的认识》这一课时,他总喜欢借学生的橡皮,我想也许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吧,避免学生画圆时毛手毛脚,错了就擦。然而华老师的深意远不止在此,他还引导学生欣赏画的“不圆”的作品,思考从中能够学到些什么。画圆的过程不仅仅是为了学习如何画圆,更是通过画出的圆进一步认识圆,认识圆的特征。

回想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总希望学生能够少出错,一旦出错,我内心难免有些不悦。其实错误也是一种财富,正确看待学生的错误,学会将错误资源化,这不正是我校多年研究“新基础教育”所提倡的吗?对,课堂应融错而精彩!

        说不尽所有的阅读感受,道不完书中的真知灼见,华应龙老师从此在我的心中种下了一个梦想,一个伟大的梦想。也许,我终其一生都无法实现。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会小心地呵护梦想的种子,享受数学给我带来的幸福。因为,我有一个梦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