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课程建设>>国家课程>>体育>>感悟手记>>文章内容
对体育教材资源内容开发体现特性的思考(蒋建全)
发布时间:2015-09-2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蒋建全

 

对于体育学科教材资源内容的开发,近几年我们作了细致的研究,研究中我们紧扣教材的教学内容,对现有的教材资源展开有效性设计,从整体结构出发来改造、拓展传统教材的教学内容,重组教材主要凸现以下方面:

单元呈主题性。把具有较强内在联系的、具有共同主题的内容构成一个整体。突破了以往竞技运动项目为主的内容体系,拓宽了体育课程的内容范畴,其教学内容始终围绕着“主题”,向着“易学、易练、易用”的生活化、简单化、趣味化方向发展,多方位地促进学生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

连续性。从表面上看来,上课是一堂课一堂课地上,不间断地进行。实际上,设计的每一节课都只是课的体系中的一部分,是掌握某一课题、教材的阶段和进一步学习研究另一课题、教材的基础。教学内容设计必须着力揭示课、课题和课程之间的必然的联系。要从教学目标的功能出发,综合考虑教师、学习者、教材、媒体、教学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具体作用。

递进性。就一节课而言,教学内容呈现递进性,教学步骤的设计呈现递进性。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学生的学习也是呈现递进性,就一个连续的单元而言,教学内容的呈现也要有递进性,同一水平同一年级、不同水平年级之间也要考虑教材安排的递进结构,又易到难,有简到繁,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整体性。从整体上考虑体育教学内容的基本框架、概要研究教学主导和主体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场地器材等)组合的内在关系,又要分析影响教学的外在环境因素(时间、气候等),以便综合地考虑体育教学目标的确立、教材和教学策略的选择、师生活动的规范以及器材等一系列问题,进而构建其基本的教学框架,并通过教学实践的反馈进行检验、调整与修正,以确立整体呈现“目标统领内容”,使得教学内容实现最佳的“育人功能”。

健康性。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体育教学的首要目标是保障学生身、心、社健康地发展,教材内容、手段的健康、运动负荷、场地设计的安全,都要能促使学生运用该掌握的运动技能,参与到锻炼身体的体育活动中来,提高每个学生的运动能力,开发运动潜力,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并学会善待同伴,彰显体育学科在“育人”中的特性。

     根据上述把 “教”、“学”、“练”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展示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我发展”,促进学生动作技能的形成,不仅贯彻落实了新课程的理念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而且凸现单元模块教学具有的整体性、阶段性、均衡性、连续性等特点,更使得主题单元与课时计划的制定架起了“桥梁”,“育人价值”自然体现。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