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担活动上课的四位老师分别是张燕、张京、石成龙、闫萍萍,他们从教材的特点入手,巧妙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手段促进学生有效掌握技能,并把教材的难点突破作为课堂教学重点关注的方面。张燕、张京、石成龙三位老师所教的教材都是低年级的小足球,他们充分分析小足球的教学规律,有效运用足球的兴趣特点,将学生的兴趣点吸引到课堂上。除此之外,他们详细分析本班学生现有的足球技能储备,把课中所要突破的难点进行细致有效的准备。其中,张燕老师所上的是“二年级脚内侧踢球”,她巧妙设计两人的多种合作方式,有效突破了摆腿、外展、脚内侧击球的动作难点;张京老师所上的是“二年级踩拉球技术”,他运用多种游戏(蜻蜓点水、时钟、小台阶),把该技术的难点“连续交替轻点球跳”巧妙地融在各种有趣的游戏之中,寓教于乐,收到了不错的效果;石成龙老师所上的是“一年级脚内侧直线运球”,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难度较大,但石老师有耐心地采用逐步诱导法,将技术一点一点渗透到课中,循序渐进;闫萍萍老师所上的是“一年级立定跳远”,她巧妙的运用泡沫板,将立定跳远的动作合理有效地穿插其中,有效地突破了学生的学习难点,同时,作为与翠竹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展示课,闫老师让一年级的孩子掌握技术后邀请幼儿园的小朋友一起挑战,一年级的学生俨然成了小老师,手把手教小弟弟小妹妹们立定跳远,场面热闹,效果显著。
集中研讨在紫云小学举行。首先由上课的老师说课,要求紧扣主题,重点谈本课的设计意图和对学习难点的突破,随后再由大家针对主题,分别对几节课进行客观、坦诚的评价。值得欣喜的是,主题式的研讨方式让老师们不仅能够抓住重点来谈,而且深入细致,针对问题,解决问题,效果甚好,也许这种“功利性的、直接性的”研讨方式正是我们一线教学所需求的。
本次活动呈现这样三个特点:持续时间长、问题研讨深、紧扣主题准。在活动的最后阶段,领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