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思维、情感、行动的多元发展,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情景,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使课堂充满情趣。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们在使用英语中习得英语,让学生成为Good User,而不仅仅是Learner,让英语真正成为学生用于交流的语言工具。
6月10日下午,在“新基础教育”生态式推进英语精品研讨活动中,刘娜佳和谈丽金两位老师就为大家展示了两节立足学生立场、用生活理念构建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英语课。她们所执教的内容分别是五下Unit 8 Birthday第一课时和六下Project 2 Let’s go travelling。两位老师的专业素养出众,与学生交流自然,能有效回收和利用生成资源,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就如华师大专家袁德润老师所点评的那样:“这两节课让人很享受,有家常菜的感觉,不是很耀眼,但是很入味。”两位老师从话题的选取到课堂各环节的设计都是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简言之,就是要学生感兴趣,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事可做。
刘娜佳老师这节课的话题是“生日”,每个孩子都盼望着过生日,盼望着在生日那天得到礼物,这个话题本身就能调动起孩子们兴奋的情绪,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刘老师不仅仅从知识的角度来分析文本内容,还挖掘了其中的文化价值。通过补充的绘本阅读,孩子们了解了西方有关过生日的风俗和礼仪,体会到了分享的快乐。谈丽金老师的这节综合运用课是对六下Unit 5~Unit 8四个单元学习内容的复习和拓展。谈老师设计的travel plan这个主题,把四个单元所学的话题和主要句型巧妙地联系在了一起,让学生在交流旅行计划的过程中很自然地运用语言,既达到了综合运用语言的目的,也进一步了解了旅游知识,增长了相关的生活技能。
天宁区英语教研员薛红老师和华师大“新基础教育”专家袁德润老师在课后做出了精彩的点评。薛老师指出老师们要特别关注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特别要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这一观点的提出值得老师们去思考、去实践。薛老师还提出每一节课都要有让学生们情不自禁被吸引的时刻,这样才能更好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潜能。袁老师对上课老师的困惑给予了充分的回应和解答,对两节课的重建给出了详细的建议,老师们深受启发。她指出绘本学习不应是教学过程之外硬加进去的,而应成为合理的构成,所以必须考虑如何有机融入教学内容的问题,且绘本中呈现的信息应尽可能简单,以免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就刘老师的这节课,她建议用视频的形式形象地将西方孩子过生日的过程呈现给学生们看,以让学生更完整、更形象地了解异域不同的生日文化,激发学生的表达需求。对于谈老师的这节课,袁老师提出了另一种设想:建议围绕暑假旅行计划,学生们从谈论国家、城市,到用want to谈论他们的愿望,再到学生进行分组计划,最后汇报并相互点评、给出建议,这样能让学生更明晰使用语言的真实语境,更大化地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立足学生立场,用生活理念构建英语教学的课堂,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它要求老师更加细致深入地钻研教材,并站位于学生去考虑、去设计教学环节。平时多问问自己:这个环节学生喜欢吗?想说吗?能说吗?对学生有难度吗?......这样才能进一步挖掘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使得教学效果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