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整理复习课是指在一个单元教学或一个长段教学结束之后,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复习整理的课型,它是数学教学课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老师们在教学中比较头疼的一种课型。那么整理复习课到底应该怎么上?复习课的价值在哪里?如何展开教学过程结构?5月13日,二实小教育集团与“新基础教育”又有了一次约会。华师大课题组吴亚萍教授、“新基础教育”共生体的深圳、淮安等地代表老师以及常州“新基础教育”共同体的伙伴们,汇聚在二实小,参加了“新基础教育”复习教学专题研讨活动。
结构复习显智慧。本次研讨活动,由唐琴珠、朱雪峰老师分别执教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整理复习》和《圆周长的奥秘》两节课。唐老师的课立足学生,发现学生对表格的绘制在实际操作中有困难,于是展开有针对性地教学。不仅带领学生根据知识间的共同点理解表格纵向和横向栏目的的产生,从而生成整理好的表格,而且在整理、举例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了从一般到特殊、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在学习中的应用,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这一过程为学生今后的整理复习打下基础。朱老师的课立足于一些习题,借助“圆”这一单元的教学及时拓展,组织学生系统学习,对圆周长计算中的特定规律作主题式探究,既为同类的圆面积问题提供可依方法,也为运用“转化”策略巧求周长搭建理性基础。激发了学生推理验证的需求,让学生在举例验证的基础上开始抽象、习得推理思路和书写表达,初步养成论证意识,体味数学探究的理性美。
挖掘育人新价值。两节课后,老师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都佩服于上课老师巧妙的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以及学生真实、自然、有机的生长,也提出了对于课的一些困惑以及建议。蒋校长说复习课的价值体现在让孩子经历复习的过程,经历结构化、系统化的过程,让知识由厚到薄,再由薄到厚。两节课体现了三点创造:课型定位层次;目标定位的高远;教师的细腻到位的指导。
吴教授就复习教学进行了高位的引领。她认为今天呈现的两节课也体现了新基础教育研究的成果。她认为唐老师的课好在:整理内容的简洁感,通过加工生成,感受到简洁;表格项目的布局感,美观大方,学生知道这张纸如何合理利用;表格整理过程中的清晰感,老师的作用是促,学生会想努力的长;表格内容的关系感。也提出了建议:不规则图形的呈现,可以出示一类题目,这类题目的共同方法是什么,不交流结果,交流方法。复习课的“长”和练习课的“长”不同。第二节课的三大进步在内容清晰、教师自信,努力把目标在课堂上体现。教师是让学生和自己变得更加美好的职业。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引导学生尝试用字母表达过程,这是字母的抽象过程;学会发现隐藏条件,能够文字和符号表达结论。另外,本课学生进来的时候是很真实的。老师可以再幽默些,教师的提问有所暗示,减少了奥秘感。
就让我们继续坚定地行走在新基础教育的道路上,用自己的智慧挖掘数学教育的育人价值,让每个孩子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