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祝贺潘亚清老师获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二等奖
发布时间:2015-05-10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走过春暖花开,却是立夏好时节。五月的姑苏城尽显江南古镇的水乡风情,主干道干将路上车水马龙,热闹非凡。56日—8日,由江苏教育报刊社和省中小学教研室主办的第十届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苏州赛区)在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拉开帷幕。这是高手云集的赛场,来自省内各市的36名优秀教师参加了这次展示,我校潘亚清部长带着他的科学《交流》一课走进了这所历史悠久的名校,和信息、品德学科的老师们角逐,最终获得了省二等奖的佳绩!

潘亚清老师是常州市科学骨干教师。他从教20余载,执着地专注于科学这一领域的探索,倾心于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变革。他致力于构建轻松的课堂氛围,塑造灵动的课堂教学风格。此次参赛,老师为将课堂完美呈现,在赛前一个多月里,和科学组团队反复磨课、试上、完善,打破了原有教材的编排体系,确定了《交流》一课的教学设计。他这份精益求精的追求感染并带动了身边学科组的年轻教师,备赛的过程成为了一次次教研的助推,一次次研讨的升华。

本次展评活动的主题是“发现学科价值·发展学生学力”,分5分钟说课和40分钟课堂展示两个环节。潘老师沉着干练,向评委们阐述自己的课程开发理念、育人目标和创新设计时淡定大气,娓娓道来,赢得了在场观摩者的阵阵掌声。他的课堂借助熟悉而又简单的材料——纸展开层层推进的教学,以“伯努利效应”贯穿每个实验,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体验交流的定义与价值,明晰交流的方式和目的,将原本枯燥乏味的概念课演绎得妙趣纵横,使学生们不仅知道了什么是交流,更懂得了要用适合的方式去进行有效的交流。他的语言幽默有启发性,结构清晰有层次性,联系生活有情境性,让评委和观摩老师都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也彰显了他一贯的教育主张——用适合自己的教育风格,教适合学生的科学知识。

本次展评邀请了一批省著名特级教师、教研人员组成评委会,比赛后评委会还安排特级教师对每堂课进行了点评。相信经历这样高规格的赛事,我们的科学组定会催生更多的智慧,迈向更高的台阶!(文:陈益  摄审:朱丽萍)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