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下午,常州市市北实验初中的二楼梦想教室内济济一堂,阴冷的深秋小雨丝毫也冲不淡这里浓浓的教学研讨氛围,因为常州市杨静娟综合实践活动名师工作室第20次活动正在进行中,工作室成员、天宁区、钟楼区部分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以及一些初中校的老师近3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常州市教科院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王俊老师也全程参与了活动。
活动共分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课堂教学展示。第一堂课是由市北实验初中的徐青老师整合“梦想课堂”等相关内容设计并执教的《理财那点事》,徐老师通过资金积累中的闯关游戏、情境模拟、常见理财产品的对比分析等活动,将理财的基本知识、正确理念循循善诱地渗透给八年级的学生,并通过对二百元钱的理财计划制定,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明白各种理财方法的优缺点,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接着是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李霞老师到初中借班执教的一堂设计制作课《巧手妙思,包装DIY》,这是李霞老师结合本校五年级学生主题活动《包装学问多》,针对初中学生而拓展设计的教学指导课,李老师尝试将综合实践活动领域的研究性学习和劳动与技术两个学习领域的内容进行有机整合,通过给学生指定材料,小组尝试设计、动手制作相关的包装,分析后再次修改完善等环节,引导学生在设计、制作中将绿色包装的理念渗透于实践与生活。最后,慕名参与工作室活动的新闸中学的黄萌艳老师结合自己设计的《失落的糖文化》进行了说课,她希望借助工作室成员的集体智慧,帮助她进一步完善这个主题活动的设计。
第二环节是教学研讨活动。在评课环节中,工作室成员们各抒己见,对两节课进行了评议。既肯定了上课教师课前付出了努力,也指出了课堂教学中暴露的一些问题,并针对问题出谋划策、畅谈自己的思考。工作室领衔人杨静娟老师结合成员评点,针对两节课呈现的现状,指出了课前准备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中的重要性,希望大家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能以促进学生融入教学活动为前提,关注课前准备。最后,教科院的王俊老师也针对如何打造精品课堂,高屋建瓴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特别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应该是基于学生真正需求的,有清晰活动主旨的,一节课的容量不易太大。整个研讨活动,大家的话题始终没有离开“如何让抽象的研究活动设计的离学生更近一点”、“如何将与学生生活密切的活动开发成有价值的课程活动”。
第三环节是课题成果展示。
结合工作室的课题研究情况,本次进行课题成果展示的是雕庄中心小学的居莉丹老师,她带来的成果是《雕庄中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课程实施的方案》,她的方案让现场的老师对雕庄中心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同时,大家也对如何做好并呈现学校的课程规划给出了一些建议。
本次活动虽然项目多,时间长,但在热烈的交流中,大家的热情却很高,当大家迎着夜幕离开学校时,还沉浸在热烈的研讨氛围中。
文/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