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校级课题申报表
课 题 名 称 小学歌唱类教学的策略研究
申 请 人 高君
申请人所在部门 音乐组
申 请 日 期 2014年9月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课程部制
2013年1月
一、研究概况及内容
课题名称 |
小学歌唱类教学的策略研究 |
|||
主要成员情况 |
姓名 |
职称 |
专长 |
组内分工 |
高君 |
中小学二级 |
小学音乐教学研究 |
组长 |
|
李静 |
中小学一级 |
小学音乐教学研究 |
参与 |
|
周卉 |
中小学二级 |
小学音乐教学研究 |
参与 |
|
屠心文 |
中小学二级 |
小学音乐教学研究 |
参与 |
|
刘达文 |
中小学二级 |
小学音乐教学研究 |
参与 |
|
研究背景 |
在新课标的引领下,音乐教学的目标做出了调整:倡导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个性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爱好。而不是音乐家式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的音乐教学,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新课改背景下有效性教学的重中之重。 歌唱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演唱歌曲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由于有歌词表达明确的语意,在歌声中表达思想感情最直接、最自然,因此唱歌教学成为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课堂变得热闹非凡,教师往往把课上得像一节游戏课,精彩纷呈。虽然孩子们看似在这样的课堂中也获得了快乐,但细细想来,歌唱教学在这里往往只是形同虚设。教师通过各种手段自然地引入了歌曲教学,却往往只唱两三遍,学生根本还没有掌握,教师就开始其他的教学了,例如加入乐器伴奏,或者加入声部等等,而歌唱本身的魅力却完全没有发挥出来。学生连演唱歌曲都没有掌握,又怎么能开展好后面的活动呢?在课堂教学中,“歌唱”应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因为唱歌是培养学生音乐感觉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孩子们也非常喜爱,优美动听的、欢快活泼的都使学习歌曲成为孩子享受快乐的过程。通过对音乐课堂歌唱教学的反思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小学歌唱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从中获得一些对小学音乐教学活动有益的启示。 |
|||
研究内容 |
1. 小学各年段歌唱类的教学方法的开发研究,及学生主动参与歌唱学习的兴趣维持。 2. 小学各年段歌唱类的教学方法的原则及方法研究。 3. 律动、诵读、唱谱对歌唱教学课堂效率的影响与作用的研究。 |
|||
研究目标 |
1. 尝试在小学不同年段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形成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 2. 不同的教学手段在不同年段进行操作的合理、有效。 3. 各种教学方法在不同歌曲教学环节中的灵活运用。
|
|||
研究方法 |
1.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前人关于体态律动提高课堂效率的研究成果,并进行比较、筛选、吸收、运用,同时结合本研究加以创新。 2. 调查法。访谈、问卷、分析学生对体态律动的兴趣,建立课题研究的第一手材料和数据。 3. 行动研究法。分班实施对比教学,边研究边实践。 4. 经验总结法。依据研究目的,把实践获得的结果归纳、检测、论证,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5. 个案研究法。
|
|||
研究策略 |
1. 低年段侧重律动、诵读对歌唱教学的策略研究 2. 中年段侧重唱谱对歌唱教学的策略研究 3. 高年段侧重合唱教学的策略研究 |
|||
阶段要求 |
第一阶段:立项准备阶段(2014年9月—2015年1月) ⑴成立课题组,明确人员分工; ⑵查找资料,收集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资料,开展理论学习,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 第二阶段:实施推进阶段(2015年1月—2016年1月) ⑴在第一阶段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歌唱类教学”的研究,形成歌唱教学的一般模式。 ⑵重视信息的反馈与收集,定期组织小结交流,提炼分析整合的措施及时撰写研究心得; ⑶总结整合的内容、方法、策略,逐步探索出歌唱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第三阶段:总结反思阶段(2016年2月——2016年12月) ⑴形成经典课例。 ⑵把经验结果上升到理论,展示研究成果,撰写《小学歌唱类教学的策略研究》实验报告。
|
|||
预期成果 |
经过两年多的跟踪式实践、调查研究,总结出歌唱教学的原则和方法的一般模式,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教师专业成长。每位教师能用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快乐有效教学。课题研究中出现有价值的经验总结、有教学论文发表、有相关的案例记载或反思,形成《小学歌唱类教学的策略研究》实验报告集。
|
二、开题论证小组意见
序号 |
姓名 |
论证组职务 |
职称 |
签名 |
|
|
|
|
|
|
|
|
|
|
|
|
|
|
|
论证组意见:
学校盖章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