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一语妈妈首先在黑板上贴了“食物旅行记”五个大字,同学们一看就纷纷讨论起来:食物旅行?只听说过植物旅行,食物也会旅行吗?同学们都瞪大了眼睛,期待着陆一语妈妈开讲!
陆一语妈妈讲道:“人们吃下去的食物,要经过长长的旅行才能被消化。旅行的第一站是口腔,牙齿就像一排锋利的刀,把食物切碎。而舌头就像一个巨大的搅拌机,把食物和唾液混合成湿润的食物团,然后咽下去。接着,食物来到了食管。这食管像一个又细又长的滑道,把食物送到胃里。所以小朋友吃饭时应该细嚼慢咽,这样,才能把食物切碎,让它们顺利地进行后面的旅行。”
陆妈妈还告诉我们食管的壁很薄,容易被硬物划伤。所以我们在吃鱼的时候要把鱼刺剔出来。原来这是为了保护食管呀!
“胃的形状就像一个上下开口的大口袋,上面连接着食管,下面连接着小肠。它能分泌出酸性的胃液,把食物变成稀糊状。”听到这儿,同学们明白了,胃其实是个重要的“加工厂”。如果吃了冰冷的或不干净的东西,胃就会难受,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胃。
讲到 这里,陆一语妈妈强调了饭前洗手的重要性,还教同学们如何把手洗得更干净。同学们照着陆一语妈妈教的方法,认真地唱着洗手歌:清水冲一冲,擦擦小肥皂,手心搓一搓,手背搓一搓,双手交叉搓指缝,指尖搓一搓,手腕搓一搓,清清水里冲干净。
唱完洗手歌,陆一语妈妈继续让食物旅行:“从胃里出来后,食物来到一段长长的弯道里,这就是小肠。小肠吸收了食物中的营养,将没用的残渣送进大肠,变成废物排出体外。大肠中的食物残渣会产生有毒素的物质,所以同学们应该要多吃蔬菜瓜果,多喝水,经常运动,养成按时排大便的好习惯。”
最后,陆一语妈妈还拿出了几个秘密武器——听诊器,让每个小朋友都来听一听自己的心跳声,了解心脏的功能,体验当医生的乐趣。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对人类的消化器官有了崭新的认识,也知道该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肠胃。二(1)班的同学们期待着更多的爸爸妈妈走进课堂,让他们学到更丰富更有趣的知识!(主讲人:陆一语妈妈 文、摄:张麒钰妈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