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常州市两所“生命·实践”教育学合作研究校校长和六所“新基础教育”基地校校长齐聚二实小,召开了新申报“生命·实践”合作校的创建策划会。这为常州市4个层面23所“新基础”研究学校形成的生态式推进共生体注入了新的活力,将在后一年半的创建工作中形成更高层次的平衡和跨越。
随着“新基础教育”研究在常州的萌芽、生长,2008年,戚区东方小学,新北区新桥、薛家小学和钟楼区五星、花园、西新桥小学就成为了常州市第一批“新基础教育”联系学校。通过4年持之以恒的实践研究和校本创造,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于2012年5月创建成为“新基础教育”基地学校。“新基础”研究催生的生命自觉使各校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向着更深、更高的层面迈进,他们主动向华师大“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递交了合作校创建申请,并与2月18日赴上海参加了
作为“生命·实践”合作校先行者的二实小和局小,将义不容辞地为六所学校的创建工作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和支持。本次会议由二实小王冬娟校长策划和召集,局前街小学李伟平校长和姜明红副校长也参加了本次会议。
六所学校首先分享了基于不同基础和发展瓶颈的创建目标,进一步明确了为什么要继续向前走,以及要走到哪里去、怎么走这三个核心问题,形成了后一年半学校发展的清晰路标。接下来,王冬娟校长以理性的思维方式,带领校长们一起反思,寻找从基地校到合作校之间的发展空间,她从价值取向、研究策略、生态推进、成果表达这四个方面提炼了从外在要求到内在需求,从点状局部突破到综合融通提升,从扎根学校到助推生态的提升性要求,并系统策划了学校的创建之路、集团联盟的合作之路和常州“新基础”生态的建设之路。期待通过日常研究全、实、深的质量提升,特色项目精、特、美的价值提升和成果辐射、责任担当的自觉提升,切实提升学校的内生长力,放大创建过程中的研究资源和辐射效应,打造常州区域同生共长的全新生态、
在“新基础教育”生态式推进之路上,共生体成员们将用知难而上、滴水穿石的精神执着前行,用团队合作、智慧创造实现新的共赢,用责任担当、生命自觉追寻新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