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2-2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张淑嫣


2014年2月22日上午,常州市“新基础教育”语文学科兼职研究员培训活动在二实小举行,华师大“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李政涛、吴玉如教授等5位专家和淮安、常州地区近50名新基础兼职研究员、列席研究员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
梳理:我们走到哪里
活动伊始,李政涛教授首先向与会老师明确了此次活动目的:一是进一步清晰“新基础教育”好课标准,以更好地在生态式推进中发挥本土研究员的指导示范作用;二是清晰并努力解决前期研究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强化对教学过程推进逻辑和展开逻辑的把握;三是落实对新学期的工作思路作部署安排。
在接下来的报告中,李教授用简练有力的语言带着大家回顾过去,梳理成果,展望未来。李教授强调语文教学研究20年始终遵循的原则“明确‘新基础教育’的核心理念在语文教学改革研究中实现‘特化’和‘类化’,充分地挖掘和实现语文教学的育人价值”,并在回顾总结了“基于育人价值创造性地解读教材”“创造性地解读学生、研究学生”“初步形成了教学过程的展开逻辑”“寻找研究载体,形成语文教学改革的研究机制”四大成果的基础上,引导兼职研究员及时思考未来的生长空间,让与会老师明确了目标,明晰了方向。
聚焦:怎样走得更好
第二板块,李老师组织老师们以七年级阅读教学《滹沱河和我》、二年级绘本教学《我爱我妈妈》两节课的视频为依托,进行新基础好课标准的研讨。在激烈的分组讨论后,各组代表结合课堂案例就“取舍间如何彰显文本的育人价值”“如何基于教学目标展开过程逻辑”“如何捕捉、利用、再造、生成教学资源”“如何更好地运用教结构用结构”等问题进行了综述式和聚焦式的大组交流。有理有据、有章有法的评点不仅展示了本土兼职研究员在日常指导中积淀的诊断力和反思力,更凸显了新基础理念在鲜活实践中的有机转化和多元创造。在随后的异域评点中,吴亚萍教授也以理科学习的思维方式重建了开放式教学,那就是如何通过有向的放和收把学生的差异开放出来,使之成为推动教学的资源。
提升:我们走向哪里
活动最后,李政涛教授做了全面总结,“如何有向开放”“如何教结构用结构”“如何理解结构清晰”三个专题的梳理让大家清晰了后续研究的生长点:基于学生语文知识、方法的形成设计课型;基于学生的难点设计推进过程;基于学生的差异、互动设计教学过程。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培训,更是对后续 “新基础教育” 语文学科研究的一次有力推进,相信在专家的指导引领和各位研究员的努力下,常州“新基础教育”生态式研究一定会蓬勃向上!(文:张淑嫣 摄:郦少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