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是二实小集团美术教研组老师锤炼课堂的日子。12月12日张灿老师代表二实小教育集团向天宁区全体小学美术教师展示了一节充满温情的同题异构课《亲昵》。12月18日,雍晓燕老师又向在天宁区考察学习的青岛市美术教研员和美术老师展示了一节精彩的研究课《鸟的纹样》。
在美术组团队的协助下,两位老师立足教材,关注学生,教学设计贴近学生生活体验,结构清晰,环节推进有层次,并在教学中扎实有效的落实美术教学双基。
张灿老师以视频《我的野生动物朋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出亲昵主题,通过相关图片的比较和分析,让学生从人和动物的动作姿态、表情、语言等方面来感受亲昵,还鼓励学生大胆地演一演自己在生活中亲昵的画面。在示范前,通过让学生先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相互启发,打开思路,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步理解“亲昵”的内涵,由“感知-感受-感动”的内化过程,向“表演-表述-表现”的外化过程进行转化。
雍晓燕老师以有趣的故事情境导入教学,并将上节课写生的鸟有机融合到本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比较写生鸟和变化鸟环节中发现鸟纹样变化的方法,在“你说我画”师生互动的示范中掌握如何运用夸张、变形、简化等方法。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得到了有效的落实,使学生轻松的掌握了变化纹样的方法。听课的老师频频用相机记录下课堂上学生精彩的作品。在作品展示评价环节进行了的多元化评价的尝试,引导孩子们在小组内先进行评价,最后再推荐出代表小组的作品进行展示。教学中注重将美术课上学到的知识和生活应用紧密相联系,充分体现美术学科“学以致用”的育人价值。
活动中,区美术教研员蒋春燕老师充分肯定了年轻教师在磨课过程中的成长,并对全体美术教师进行2011版美术新课标的解读,强调了新课标将美术审美能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突显视觉性的特点。博小濮晓华老师也建议美术老师在教学中给学生欣赏的作品可以借助一些大师的名作和优秀的学生作品,教师更要注重自己示范的品质,尽量让学生的眼睛看到是优秀的、高位的、具有美感的东西。
青岛市美术教研员李老师在活动交流中充分肯定了我们美术课堂教学的扎实有效和学生能力的发展。并围绕“美术课如何开展评价及美术课新材料的开发使用”和二实小美术老师进行了深入探讨,将自己在美术教学中的一些新思考和大家作了交流。她认为美术教学中可以打破传统的一张白纸一支笔的模式,可以尝试一些新纸张、新材料的使用。如:手工课上彩色软陶的使用;绘画课上彩色纸的使用等。这些都会给学生带来新鲜的视觉冲击,更激发孩子们创作的热情。(文:雍晓燕 摄:徐玥 张灿 审:徐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