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名人泰勒斯这样说道:“水乃万物之源。”可是水是怎样来的呢?在
星期六(
一进水厂,同学们就领到了环保帽和环保旗,上题“一点清水,一片绿地,一个地球”。大家一个个化身“护水小使者”。通过大致参观路线的介绍,我们了解到水厂的水是从长江取上来,要通过多道工艺处理,在经过多项检测,过关才能送到千家万户。所以,每一滴水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应该珍惜水资源。
在参观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MUTIFLO”沉淀池,这种池子将刚取上来的长江水除去泥沙。刚刚取上来的长江水十分混浊,里面满是脏污。以前人们都觉得除泥是一项困难的工程,如果用普通的纱网过滤,一些细小泥沙会随水流出,用水安全就无法保证。所以水厂中就建造了这种沉淀池。池子是露天的,池中是喷泉似的一排水库,每隔一段距离便有水涌涌而出,发出淙淙的声音,并且一排比一排纯净,一排比一排清澈。另一边有长长的铁筒,铁筒是中空的,从上往下看,顶端是非常整齐,图案精巧的六边形网格。筒的壁上满是泥沙,最里侧有45度角的倾斜。这样的构造就能让水中的泥沙碎石过滤干净,真奇妙!
下一站是“TGV滤池”。这种池位于光线昏暗的房子。刚推开门,一股令人心旷神怡的气味和凉爽的感觉扑面而来。我们大吃一惊,“难道这是自来水厂的游泳池吗?”同学们十分疑惑。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那沁人心脾的气味正是自来水发出的。透过隔离的玻璃罩子望去,源源不断的水从右上角倾泻而下,落在下面的大水槽中。水槽中的水晶莹剔透,在顶灯的照射下灼灼闪光。一些家长问工作人员:“这真是自来水吗?我们家的自来水好像没有这么干净,怎么回事?”工作人员笑笑说:“自来水要通过层层管道输送到家中,建议查看一下管路。”
离开了凉快的“游泳馆”后,我们来到了送水的地方——泵房。一座平顶的白色大房子。房子正中央是一面大屏,上面是整个泵房的输水情况。左面一扇门后面有一排排的泵和管道。泵发出巨大压力能将水冲到管道中,再送到千家万户。泵房里日夜不间断地发出“轰隆隆”的响声,给我们带路的老伯伯和蔼地说:“如果没有这间泵房,人们就没有自来水了。”
参观完水厂后,我们驱车前往威立雅水务常州技术中心。我们在阶梯教室上了一节令人难忘的“水源课”。我们的“小记者”戴仁宽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明白了:活性炭能沉淀脏污,净化水源。这才叫“实践出真知”啊!做完动手实验后,我们还参观了“模拟水厂”,知道了长江水变成自来水的全过程,其中还要加一些漂白粉。这让我们对水的了解更丰富了。
一次参观活动结束了,同学们还沉浸在“水的世界”中呢!蓝景天同学开心地说,自己第一次来参观水厂,明白自来水原来是这样来的,每一道工序都是这样的复杂,以后在日常的生活中也会珍惜水,循环利用自来水。(文:徐蒙源 摄:家长志愿者 审:白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