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聚焦微课程,分享群智慧
发布时间:2013-03-0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孙敏

 

 

 

本学期的第二次主题行政例会,二实小教育集团围绕“微课程的研究价值和实施成效”展开了热烈的研讨,从教学管理的实践创新和管理队伍的整体提升两个维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新举措,提升日常教学品质。从上个学期开始,二实小教育集团的教师就以微课程的方式,践行教学日常实践变革,打造集团“健美课堂”。学期末,两个校区共收到教师撰写的微课程130余份,涉及学生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的培养、教学策略研究、教学资源开发等多个角度。

行政例会上,分管教学的孙校长就微博、微信、微电影、微视频……等“微现象”背后折射出的信息即时化、实践草根化这一趋势给教育带来的新启示和新要求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微课程”这一载体在日常教学研究中推广的意义和价值。学科部长们对本学科教师的思考实践的创新度和文本撰写质量进行了汇总分析,并以三年级语文组马燕芬老师的《语感培养》、数学组陆文老师的《草稿本的运用》、英语组朱明亚老师、李佳维老师的《口语评价方式创新》、体育组钱亢老师的《特殊学生转化》五个微课程为例,分享了教师的实践创造,在学科异域的交流碰撞中,教育智慧在辐射放大,教学策略在迁移创生,对课堂品质的追求也在不断提升。

王校长以“真实、针对、实效、即时”四个关键词点出了微课程的特点,并期待以更科学的管理指导和更及时的成果辐射,凝聚集团研究文化,激活教师研究潜能,丰富校本实践创造,不断提升集团教学品质。

新形式,促进双专业发展。这次行政例会还有一点新花样,那就是走进会议室,管理者们都抽到了一张神秘的小纸条,有的是“恭喜中奖”,有的是“参与就是学习”。带着一份好奇和责任,每一位管理者都以积极的状态投入研讨活动中,或凝神倾听,或奋笔疾书,记录下学习中闪现的思维火花,参与互动式点评,从“宏”与“微”的辩证关系,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微课程”实践方式进行了探讨。

依据二实小集团管理者“双专业”发展的目标,行政例会在以往“自主申报”、“主题开放”、“分管领域点评”的基础上又有新变化:变“单线点评”为“多元点评”,要求管理者以全局的视野进行跨领域的观察、思考和智慧分享,让行政例会既成为“成事”的策划会议,也成为“成人”的历练舞台,以此打造团队中“每一个”的现场学习力、转化力和言说力。

就是这样一次普普通通的行政例会,因为有主题策划,所以有问题推进的效率,因为有形式创新,所以有群体智慧的分享,因为有集团三年规划的目标引领,所以管理者、教师的成长与教育教学的变革融为一体,向着“生命·实践”的高度不断攀越。(文:孙敏  摄:顾枫 潘亚洁)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