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沛廷、戴旻、余梦竹、殷夕涵等同学早早就在等候在集合地点,一起步行来到位于五角场的这所老房子,刚跨进门,眼前的一幕就使同学们惊呆了:爸爸双下肢截肢,全家四口人住在约40平米的房子,屋子光线昏暗,东西陈旧破烂。但家中书籍却是随手可得。赵阿姨介绍了这个家庭的收入情况,这是一个低保家庭,每人每月300多元的低保生活费。“如果这样算的话,恐怕他们一个月都吃不到一次红烧肉……”谢沛廷同学当时就在心里盘算着。
就在这时,女主人低声说话了:“早听在常州打工的老乡说常州读书氛围好,我和他爸一心想让孩子好好读书,大老远从福建老家来常打工给孩子读书,不幸他爸遭遇了车祸,双腿截肢了。虽然我的家比较贫困,但我的一双儿女非常争气,女儿四年前考上了南师大,因为没钱上,在社区的帮助下改读了常工院,现在她已如愿做了一名小学教师。儿子今年省常中毕业,总成绩超南京大学重点线40多分,现已被南京航天航空大学以优惠条件录取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同学们十分惊讶,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她们能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读好书,而我们呢,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呀!”
那位优秀的姐姐还告诉同学们,社会上有许多人帮助过他们,所以,他们姐弟俩也一直在社区做义工,做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说:寒暑假,每天早上他们会帮助社区铲除乱张贴的小广告;下午则帮助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做人口普查登记等工作,还拿出了一沓填写认真的调查登记表。这又让娇生惯养的同学们为之一震,从小到大享受了那么多的爱,又报答了多少呢?
活动结束时,细心而腼腆的弟弟还送给同学们每人一本写有“少年当自强”的笔记本,鼓励他们好好学习。而同学们也代表五(6)班全体师生向这个家庭送上500元饱含爱意的助学金。
通过和这两位在困境中积极进取的优秀大学生的对话,同学们真切地体会到了学习中要不怕挫折,奋发向上。生活中要做一个乐于助人、懂得感恩的人。
(文:五(6)班谢沛廷 摄:谢沛廷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