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下午,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在翠竹校区成功举行了“新基础教育”研究数学学科精品课开放活动。华师大“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吴亚萍教授全程参与并指导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展示的两堂精品课分别来自一年级和六年级,起始年级和毕业年级年段特色鲜明,体现了从起点培养到有效养成的全过程。两位老师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育人价值,基于学生的现状有效推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课堂中同样鲜明的学生立场给参与活动的每个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高静老师通过一年级的《认钟表》一课展示了数学组新的探索成果,高老师充分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创设了有趣的情境,引入大量鲜活的资源,过程结构从整体到部分,思维策略从模糊到清晰,经验分享从个体到群体,帮助学生把对钟表的认识从经验层面提升到数学化层面。唐琴珠老师给大家呈现的是六年级的重建课《比的应用》,唐老师给予学生一个开放的情景,通过补条件、提问题,感知比的应用问题的基本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拓展思路,经历多角度、多层次的编题,理清问题结构,体会对应思想,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整体结构化思维。
不论是小单元新课型的探索还是成熟课型的再构,都体现了二实小数学组稳定的学生立场和研究自觉。两节课都得到了华师大吴亚萍教授和与会老师的好评,整体感悟、结构推进、重心下移、互动推进、整合融通等 “新基础理念”理念融入每个环节,令在场的老师叹服。最后,吴教授还站在更高的角度提出了过程推进有机化的高标要求,为数学组今后的实践研究指明了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