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在“规则”与“自由”中行走
发布时间:2011-11-0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有人说:要给孩子自由,有了自由,孩子才能健康自主地发展;

有人说:孩子应该学点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那么,什么是规则?学生的成长过程需要遵守哪些规则?什么是自由?规则和自由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呢?

113晚六点半,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家教讲坛如期开讲,两千余名与会家长静心聆听来自常州市外国语学校沈斌校长的精彩讲座——《规则与自由》。沈校长首先从身边观察到的现象谈起,多角度阐述了自己对“规则”的理解;接着,以学生良好行为、学习习惯养成过程中的生动案例,讲述了帮助孩子建立规则的方法;最后讲了“规则与自由”之间的关系——规则的建立是为了每个人的自由,从小养成规则意识既可以帮助孩子获得终身的发展,也可以为孩子获得更多的自由。

随后,2-6年级分别召开家长会,共同聚焦“规则与自由”的话题,就学生成长中的关节点进行了学习规则、沟通规则、认识规则、成功规则、中小衔接规则的专题讨论,实现了家校之间的有效沟通和真诚交流。

家长会后,二实小还以 “规则与自由”为主题在教师、家长中展开了深入的讨论,通过调查反馈可以看出此次的家教讲坛活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文摄:徐玥)

 

附教师观点:

佛教中说:煮熟的苦瓜,第一口是苦的,第二、三口就不苦了。突然觉得,那只苦瓜是否就是我们的规则?规则既是约束,又是服务;既是苦瓜,又是密瓜。初初体验,必走得艰难。但吃下几口以后,慢慢悟出甜味,就真的成为守规则的人了!

——二实小语文老师——李琳珺

正如有交规才有畅通,有规则才能有真正的自由。自由是建立在规则的基础上的,只考虑一个人的自由是自私,那不是真正的自由;有了规则才有秩序,有了秩序才能让所有的人拥有自由。

——二实小数学老师——王 珏

体育是最好的挫折教育,是最直接的规则教育,是有效的荣誉教育。体育中的规则无处不在,小到如何立正、稍息,大到比赛中的各项裁判法则,不遵守规则,体育就失去了公平竞争的内涵。规则还包含着对同伴及老师的尊重。规则是规矩的上位,遵守规则可以从建立规矩来培养。因此,我们的家长不要认为孩子还小,不用对孩子“上纲上线”,一味纵容,孩子没有规矩,就谈不上“规则意识”了。执行规则如同执法,必须严格,只有在大家都遵守规则的前提下,每个人的自由才能真正保障。

——二实小体育老师——钱 亢

附家长感言:

今天参加二实小家长会,有幸聆听了省常中副校长、外国语学校沈斌校长的《规则与自由》报告。他从一位父亲、教师、管理者的视角,结合生活和工作中,以及与女儿、学生和家长交往的典型事例,剖析了“规则和自由”这一命题的内涵和外延。高屋建瓴、思路清晰、分析深刻、言辞中肯、发人深思。

启示一:规则意识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素质,也是孩子必须在成长中通过养成教育习得的。规则制定后必须严格遵守。

启示二:学生要在培养良好的习惯中构建规则,规则一旦建立,无条件遵从意识要强。面对不太理解的规则,如要修改则要遵循程序(调研、汇总、提交、讨论、确定)。

启示三:现代社会想要有秩序的生活,必须要有规则。不能因个人的自由而影响公众的利益。作为家长更应该以身作则。要努力维护学校的规则。

——六(7)班 夏悦宁妈妈 吴靖

昨晚的家长会,名师与家长们探讨了孩子在日常学习中规则与习惯的培养问题,着实让我豁然开朗,感悟至深。

做人我们有正确的道德标准为参考,做事我们依然要有良好的正确的规则与方法来提高我们的办事效率。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规则必须有,而且不能破。家长不必事无巨细地都为孩子考虑好、做好,应该有的放矢,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尊重孩子的说话权和行为权,相信孩子的办事能力,给孩子更多的鼓励与赞美,不随意打击与否定,当然我们的教育前提是不能违背了正确的道德规范与正确的行为准则。

其次是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规则,家校之间更应有一种互相默认、支持、积极配合的规则,学校的行为都是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让孩子品学兼优,让孩子今后成为有所作为的人,这些也正是我们家长所要做的,所以家校的关系是一体的,不能分隔,家长给予学校以及老师的应该是更多的体谅、包容与支持,不能为了某个人或因某件事而在孩子的面前诋毁学校和老师的形象,这样做只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种下阴暗的种子,阻碍孩子对以后的人生观的正确树立,家校之间的规则也是在不断地磨合中达到完善与完美的。

——六(6)班 陈非凡妈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