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一早,二实小数学组迎来了“新基础”教育的专家吴亚萍教授以及上海、常州“新基础”基地学校、联系学校的老师,还有对“新基础”教育“心向往之”的来自各地的客人。他们将一起走进二实小的数学课堂,进行数学学科精品课的开放式研讨。
首先由孙敏和马美南老师分别执教了四年级的“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分类”、六年级的“等积变形”,然后围绕这两节课老师们进行了热烈的研讨。上海的程蔚、局前街小学的周志华老师评价这两节课体现了教师对几何教学育人价值的关注和清晰的理解。关注了知识的内在结构重新架构教材,抓住了内在的逻辑关系;关注了学生思维的起点和思维的拓展;关注了资源的选择,从非结论性的资源呈现看到了学生的成长。
吴亚萍教授对这两节课以及从教师体现出的研究精神也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从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和说课体现出了研究型教师的精神气质,希望在座的老师不仅去看教学设计更要去看设计背后的思考,要关注教师对课程育人价值的把握。虽然这次是精品课开放但老师并没有拘泥于成熟课型,而是本着发展、探索、创新的精神选择了两个以前没有研究过的新内容,大胆尝试,做开拓者。两位老师的课都做到了知识与过程展开的结构化、有机化。孙老师的课更是在结构化的基础上,做到了过程中的重心下移和精彩的互动生成。同时,在课堂中看到学生已经努力在总结学习的过程、方法,不仅仅是关注知识的结果。
最后,吴亚萍 教授也对这两节课提出一些重建的建议,希望在这两节课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使之更加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