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春天里——“新基础”教育语文精品课开放式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11-03-2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三月,春轻轻悄悄地来了。校园里,玉兰将开未开,如最美的白鸽停憩于枝头,仿佛想要振翅,仿佛想要欢唱的时候;海棠生出嫩芽,绽出隐隐约约花苞的时候;孩子们脱去厚重外衣,露出灿烂笑颜,正欲释放一冬蓄积的活力的时候……“新基础教育”共同体的伙伴们从各处赶来,汇聚在二实小,参加精品课开放式研讨活动。
(一)课堂风采
走进语文课堂,春的气息淡淡传来:黑板的左下角画着绿色的叶,黄色的小花;左上角画着一枝桃花,两只小燕子和几线柳枝,简单、质朴却灵动。高鸣鸿老师的第一节语文课《春笋》就在这样的春意里铺开了画卷:春雷像爷爷在唤,春笋像娃娃在长,学生就像拔节的笋娃娃,在不断展示、超越自己……回想六年前,同样的老师,同样的课文,当年的学生在情境里喜悦地把自己当成了可爱的春笋,六年后,高老师的思考更全面,更深入了,引导的风格也呈现出资深语文老师的特点来,不仅仅追求兴趣,追求热闹,还牢牢把握住语文教学的根——想象画面、表演对话的同时不忘品读词句、评价质疑。犹如春姑娘,一手播下种子,一手执起孩子们的小手,一锄一铲扶持他们照料破土的苗儿。因而,才一年级的学生,各项语文基本功已具雏形。听着小朋友“春雷就像小闹钟,叮铃铃唤醒小春笋”时,你会感受到童真而莞尔;“奇怪,书上说‘一节一节又一节’,小春笋又不是长了一节再长一节那样一节节向上长的?”你又会为孩子的边读边思喝彩。
这样的笋娃娃会长成什么样子呢?我们的视线投向第二节由郦少春老师执教的《单元整体导读》课,这里有一批自由的五年级大孩子。在老师或简洁或幽默的带领、评价里,他们大胆地展示自己:交流课外欣赏的作品,坦陈独特的看法;构思精彩的第三单元导语,接受伙伴夸奖,接受伙伴建议,礼貌回应、镇定自若……好像在春风里自在生长、自然舒展筋骨的小树,却又外松内紧,表现出思维的冷静来。
(二)课后研讨
课后,先由一年级、五年级的教研组长——丁晓宇老师和宋晓艳老师分别汇报了年级单元整体教学的推进过程,再由两位上课老师说课反思,然后是闵行实小的吴红霞老师、局小的金东旭老师评课。吴红霞老师称四次来二实小听课,次次有新体会、新感受、新思考,二实小的孩子自信、阳光;老师心态开放、收放自如。评价高鸣鸿老师的课关注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关注资源的生成和生成的资源;关注学生的表达和积累的运用。金东旭老师评价郦老师注意了学生前在、潜在状态,设计非常开放;学生之间的互动从主动走向自能,为网状互动提供了可能;在已有的结构基础上,看到了单元整体教学新的结构在逐步形成。
最后,专家总结,李政涛教授和叶澜教授充分肯定了二实小师生表现出的学校文化:乐群奋进、活力创新,老师团队通过研究得到发展变化,学生整体精神饱满、思维有活力。两节课都有新的探索,上出了老师的个性,上出了“新基础教育”基地学校的个性。
 
十几年前,新基础教育“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召唤,便似春日里的一声惊雷,催发我们“醒来”。当我们欣欣然睁开了眼,带着新的学生观、教育观面对我们一直教育着的对象——一群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时,我们的心里充满了喜悦,充满了创造的动力。十几年来,新基础教育在不断生长,新基础教育的老师们也不断地在生长着,正如叶老师所说:春天年年有,但每一年的春色都不一样,她在二实小感受到了春色。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