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少春
2010年11月29日,二实小学生发展联席会议召开,会议主题聚焦校本课程《新晨会》的落实推进情况,校长室、学生部、课程部以及全体班主任老师出席会议,共谋学生工作新发展。
扎实推进见成效
起始年级、新班主任:《新晨会》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教育“宝典”。
在一年级班主任的心目中,《新晨会》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宝典”,它与一年级学生教育的方方面面能够紧密贴合,一年级严格执行《新晨会》课程要求,合力推进学生的养成教育。比如用餐,一年级班主任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特别注重实际操作中的指导:毛巾的铺放、拿饭盒时的行走路线、打汤时四排间的交叉、倒剩菜时弯腰饭盒伸入桶内、饭盒按相同方向摆放等等。一学期过去了大半,食堂师傅和值日老师一致认为一年级的小朋友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用餐礼仪。
而四年级的王珏老师作为新班主任,最初的时候,更多的是模仿,基本按《新晨会》的编排照着做。她说:“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想不到料不到的事层出不穷,自己觉得要说的东西很多,但缺乏经验的我却不知从何开始,更谈不上整体策划。这时,《新晨会》上的十大主题单元让我眼前一亮:‘礼仪伴成长’,这不就是期初的常规教育吗;‘岗位小能手’,班干部竞聘也是新学期必做的工作;‘科技、阳光运动’无不和学校的主题节契合……”于是,《新晨会》就此成为王老师班级教育的宝典。
灵活创造显智慧
二年级组紧扣“七彩童年”—— 橙色感恩”这一主题,把感恩教育融入新晨会内容中,作为对《新晨会》的补充。二年级的班主任充分利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节日资源,组织开展感恩实践体验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懂得感恩;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热点,利用晨会时间带领孩子们交流了17届省运会的相关知识,认识了省运吉祥物兰兰和灵灵,还就如何当好文明小主人展开了讨论,指导学生文明观演,并以日记的方式写下自己的见闻和感受,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感恩;把道德讲堂和《弟子规》的学习相结合,每周利用一节晨会课的时间带领孩子们通读一周要背诵的内容,并就意思作适当的解释,让学生在传统文化中受到熏陶。
六年级的朱江月老师带领指导学生参与《新晨会》教育活动,朱老师作为指导者随时随地地从方案的制定、计划的实施、及时的指导、动态生成出的资源的教育价值开发等方面发挥影响,而她的学生们则结合《新晨会》,加入班级的、时下的新鲜内容,并逐步扩大“上课老师”的范围,鼓励老手带新手,力争全班人人都得到锻炼。
高位引领促发展
课程部的潘慧黎部长以“礼仪教育”这一贯穿一学期的主题为切入口,鼓励班主任老师主动作为,为学生终身良好的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孙敏部长则从《新晨会》课程实施的角度,要求班主任老师一方面规范执行课程,一方面结合社会热点、学生需求以及课程资源,来创造性地实施校本课程。
最后,学生部郭玉琴部长作总结性发言,她指出:全体班主任老师应当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充分发挥《新晨会》的育人价值;并对不同成长阶段的班主任如何用好《新晨会》,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希望全体班主任,依托《新晨会》“争章”评价体系,促进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
正在我校挂职的四所学校的五位中层也出席了本次“学生发展联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