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在互动中生成
发布时间:2010-03-2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唐燕萍

326,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进行了“小学英语阅读课型”的专题研讨,刘娜佳老师执教了五年级以《An English Friend》为主题的一节自编文本阅读课,随后进行了热烈的研讨活动,下午华师大“新基础教研”研究中心卜玉华教授就阅读课型的研究背景和育人价值、设计依据等进行了专题讲座。

场景一:上课前

来自常州“新基础教育”联系学校和上海普陀区、淮阴师范附小近六十位的老师在各自交流自己的感想:“以前从来没上过阅读课。”“我对阅读课到底怎么上完全没有概念。”“以前对阅读课的理解就是教学生一些完成阅读练习题的策略。”“我会挑文本中的一些新词和词组,重点让学生学习。”……

场景二:课堂上

师:What topic sentence do you write for paragraph3? 话音刚落,只见小手林立。 “We have many hobbies.” “They are my family’s hobbies.” “Do you want to know my hobbies?” “Let me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my family’s hobbies.” “ We have different hobbies.”……刘老师的脸上笑意绽放,“Good!” “You have many good ideas.” “ Excellent.”……充满赞许的评价语一个接一个。听课的老师们也相互颔首微笑,他们的表情似乎在说:这群孩子们太棒了,生成的句子这么丰富,太让人惊讶了。

场景三:研讨中

“今天刘老师执教的这节阅读课让我有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原来阅读课可以这么上。”“在刘老师这节课上我看到了她的学生立场非常鲜明。”“今天这节阅读课跳出了以往让学生猜词意、做练习题的模式。尝试让学生整体把握文意,讲解中心句这一环节尤其精彩。”“在刘老师的这节课上,我看到了老师通过教结构、用结构,培养了学生对阅读主动把握的能力。场景四:卜教授点评

阅读能力不是一步形成的,是在日常阅读的过程中养成的。能力的培养要循序渐进,不同阶段有不同侧重。今天这节课,大家都充分认可了刘老师处理段落中心句这一环节。因为老师的—放—收,我们看到了学生能力形成的一个真实的过程,学生回答的精彩度远远超过了老师的预设。

二实小的老师们在 “新基础教育”扎根性研究中展示了教学理念转变下教学行为的转变,现场的老师也因此感受到了学生生命活力的蓬勃生成。“授之以渔”最终收获的是学习的高效,是更多生命个体的精彩绽放。(唐燕萍)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