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高高山上立 深深海底行
发布时间:2009-12-0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陆芳










20091126,在朱丽萍校长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五人来到上海,参加“新基础教育语文研修”活动。

本次研讨是基地学校走过了十五年“新基础教育”研究的三个阶段步入新阶段“扎根性研究”围绕新阶段的主要任务:深化、扎根、拓展、延伸进行的第一次骨干研修。

四天中,我们不仅聆听了李政涛教授和“新基础教育”基地学校骨干教师的发言,同时,也为研修活动积极贡献研讨资源,先后进行了“类课文的设计与教学”“作文教学的设计与过程逻辑”“课型的分类、教学设计及过程逻辑”“‘新基础教育’研究中的语文教师的专业内涵与发展策略”四个专题的发言,在“纲要的有效学习”“教师的个人发展”“后三年规划”等专项交流中作了汇报,并积极参与了即兴点评。过程中二实小语文学科组彰显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研究提炼水平,得到了与会专家和老师们的充分肯定。

这次研修,前瞻的引领,智慧的碰撞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冲击。

一、目标明确、思路清晰

我们明确了,有根要深扎,根深才能固本。老师提出了三“W”问题,具体的是where——扎根要扎到哪里?what——现在的根和过去的根有什么差异?扎根需要什么条件。How——怎样扎。从可用五类资源即历史性的资料资源、理论意义上新基础教育的系统总结、多年来形成的改革经验、相关的案例、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工具性、指标性的材料、还有各种现场会、交流会、精品课、相关的教案、教学设计、研讨实录等。这些资源可谓是丰厚,需时可以用,用后又有新生成再次转化为我们的资料资源,循环反复,日积月累,根自然而然地就向深处不断延伸,同时,老师还强调我们学习要有效,这样,扎得才牢,也才坚不可摧。给前行在“新基础”教育路上的我们,指明了方向。

二、内涵丰富 耐人寻味

与会其间,各校从不同层面,有专题性地进行了交流、涵盖广泛,从教材的创造性育人性解读、到类课文的设计与教学、从语感与感悟的内涵到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能力的具体内涵及语文教学如何提升思维含量等交流。这样的研讨是开放的、是结构化的、是有机化的、更是有生长感的。

真开放的研讨。这次研讨是开放性的,问题都源自与教学实践。如实践中我们的确发现:学生读而不思,思而不深——引发了我们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升思维含量的思考。交流过程中以语文的方式表达思维,看到了语文教师的思维广度和深度。当研讨中有疑惑时,会真诚地请教,真实的互动随处可见。整个研讨也是“有向开放——交互反馈——集聚生成”构成“互动生成”的研讨氛围。

结构化的研讨。专题发言有策略可具体推进,而不是作为课堂之外的研究。这些专题不是割裂地单一问题,有纵向联系,又有横向交叉。如类课文的设计与教学和课型分类、教学设计及过程逻辑的专题研讨就是两块互融互合。而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具体内涵及语文教学如何提升思维含量就涵盖整个语文教学中。专题是多种层面,构成的序列化、弹性化的逻辑结构。不同的模式,给了我们方式的引导,模式的导航,有章可循。

有机化的研讨。在专题研讨中,谈到何为有机化课堂。有机化课堂的起点不仅仅是学,也不仅仅是教,而是“教与学”的起点。受其启发,我觉得此次的研修交流,不正是“有机化”的研讨吗?不仅仅是在会中各位需求的起点,也不仅是专家解疑的起点,而是共同体价值提升的起点。研讨中,创造性地运用语文的独特载体,共同围绕汉语文本和文学文本展开对话和沟通,共同开掘其意义和精神内涵,并将其个性化和创生性的转化为自身精神内涵以此培养人、发展人。

有生长的研讨。在专题交流时,各代表及时融入到自己的交流稿中,随机调整,及时完善。而每个专题交流后,有各校老师即兴反思,归纳总结谈感受,更有专家李教授站得高看的远的提纲契领式的导思。如华坪小学在交流完课型研究的分类、及教学设计及过程专题后,李老师提出了,为何每个年段定的课型研究不同,基与什么原因来制定?其实,李老师是引发大家思考,任何研究的出发点是什么?之间又有何联系。我想,这种他思与自思的相得益彰,生长力无穷。

这些专题交流为我们每个在“新基础教育”中寻觅的人点亮了一盏灯。当然,还需要我们慢慢内化,并且在落实到自己的日常实践中。

三、千锤万凿 不断磨炼

常常在思索着二实小如何在短短的二十年,从普通学校到如今的一所成功学校?慢慢地发现,在二实小,每一位教职员工一定具有共同的价值基础,也就是具有了清晰的学校文化意识,而这种文化意识必须是一种发展的、具有超前意识的,这种发展和超前意识的潜在内涵在新基础的理念中可以找到。当学校中的每一位教师将这种“新基础”理念,成为支配自己日常工作的原动力的时候,教师的生命质量得以提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也能正确认识教育教学的目的,从而产生正确的教育教学行为,学校的主流文化就是这样自然形成了。

窗外细细的雨点轻舞飞扬,屋内研讨的氛围情智飞扬。“新基础教育”语文学科的专家、名师齐聚这里,浓郁的学习研讨氛围,驱散了窗外的寒意。我们激情满怀立在高高山上,携手前行在深深海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