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二实小:打造常态化精品课堂 辐射“新基础”教育成果
发布时间:2009-06-1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课程部 综合组

“新基础教育”研究在我校已轰轰烈烈地走过十个年头,自2004年开始全面启动以后,综合学科的教师不甘落后,在日常实践中勇于探索,努力打造常态化精品课堂。临近期末,当其它学校结束术课,完成期末考查之际,二实小综合学科组又将课堂教学研究推向了新的高潮。618日上午,“新基础教育”综合学科精品课又一次面向全市开放,来自全市10多所兄弟学校近70位老师和学校领导分别走进了二实小的音乐、体育、美术的课堂……

音乐:巧用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朱莹老师执教的《勤快人和懒惰人》充分考虑了低年级儿童的特点,她以“唱着歌儿去劳动”为主题,选择了若干与劳动有关的歌曲、器乐曲等音乐作品作为本课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与电子白板的运用相得益彰,赢得了听课教师的交口称赞。课后,一位老师对课堂时间的安排深有感触:欣赏的目的是什么?设计的节奏如何为歌曲服务? 歌唱教学的比例是否一定要比欣赏的大?……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这何尝不是一种收获,一种延伸的“思”,一种辐射的“美”。

体育:巧用游戏情境,锻炼投掷能力

蒋建全老师执教的是水平一(二年级)的一堂轻物投掷课,教学中主要是通过轻物滚、抛、掷、投等各种不同姿势的投掷轻物体(纸球)活动,让学生体验自然挥臂投远、投准的方法,形成正确的投掷姿势,发展上肢力量以及身体协调、灵敏素质和投掷能力,对投掷活动感兴趣,形成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团结友爱、相互帮助、协同合作的良好作风和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蒋老师做到了几个“巧”。

巧合时令,教学结合了夏季时令,害虫逐渐繁殖增多,危害环境这一现象,确定本节课的主题是打四害,即用苍蝇、蚊子、蟑螂和老鼠的图片,粘在一定高度的垫子上,让学生用纸球掷准,

巧用知识,上课中除了让学生学习掷准的动作技术,发展投掷的能力外,突破本学科的领域,结合科学学科,引导学生认识四害,了解四害的危害,并积极引导学生懂得爱护益虫,保护环境,人人争当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巧做器材,课中师生主要是运用了纸球这一载体,可运用正面或者侧面的投掷动作,将轻物向一定高度目标投掷,游戏环节作为一个拓展投掷的练习,学生由打固定目标拓展到打活动目标,学生不仅喜欢,也渲染了课堂的教学氛围,效果明显。纸球制作很简单,就是用平时丢弃的废旧报纸揉成纸团,外面缠上透明胶带,实用美观,变“废”为宝,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身边的废旧资源,锻炼身体。

整堂课,展现了教研组的集体智慧,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设计流畅且有实效,赢得兄弟学校的同行一致好评,展现了“新基础教育”的理念,辐射了精品成果。

美术:巧用电子白板,领略分合魅力

徐玥老师执教的《分分合合》巧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充分激发了三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资源呈现丰富而灵活,教学环节清晰而直观,带领学生走进积极互动的课堂,尽情领略分分合合的魅力。教研组利用这次机会与兄弟学校的老师展开了热烈地探讨,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设计、不同的建议在相互交流中碰撞、提升。学科部长孙敏老师就“新基础教育”研究课与日常教学的差异进行了简要分析:师生、生生的互动在哪里设计、为什么要设计?如何把课堂上的时空有效率地、有针对性地、有目的地还给学生?如何进一步发挥美术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把欣赏美、创作美、表达美融合在一节课的推进过程中?与会老师在以点带面的听课研讨中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新基础教育”综合学科精品课开放研讨活动,有力地推进了本校及校际的教学研究,在互动式的教学研讨活动中,我们共享异域文化的丰富精彩,在有效、务实、探索的团队中推出精品课堂,不仅加速了教师研究群体的专业成长,也辐射了“新基础教育”的理念和成果。我们期待打造更多的精品课堂,探寻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课堂,实现学科教学、教师跨越式发展!

                本报道 撰 文:徐 玥 蒋建全 摄 影:谭 夏 图片编辑:徐 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