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的第一个议程是由四所学校进行“品德学科教研组建设”的交流与汇报。市戚墅堰区实验小学的介绍让我们清晰地了解了该校品德教研组“价值定位,创建学科特色”的思想、“课题引领,加强学科建设”的思路以及“聚焦课堂,提升学科素养”的行动。东道主二实小的品德学科教研组建设从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和团队的校本化建设两方面作了大胆地尝试与实践。通过开发课程资源,实现了品德学科育人价值;通过创新制度文化,推进了品德教师队伍建设,将“在成事中成人”的理念渗透到了品德学科教研组建设之中,成效显著。鸣凰中心小学立足于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通过“组建团队、制定计划、打造团队、反思与对策”等切实有效的手段推进了品德学科教研组的建设。常州市实验小学的杨文娟校长立足于学校管理者的角度,谈了对“成立品德学科教研组意义的新认识”、“品德学科教研组行走方式的改变”以及“教研组建设大有作为”等方面的实践与思考,该校品德教研组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品德学科研究的精神让与会者感动。
会议的第二个议程是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杨启亮教授做的题为《谈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实事求是精神》的讲座。杨教授首先坦言如今从事德育工作倍感压力之大,他从“德育如何超越形式、关注本质”“如何处理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等问题入手,谈了自己在“探索学校德育求是精神”方面的一些观点。杨教授认为对儿童进行品德教育最基本的方法是要加强成年人自身的德性修养,然后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对儿童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杨教授的一系列鲜明的观点为与会的品德学科的教师打开了思路,使老师们能从立体的角度、用辨证的眼光更科学地来审视自己所从事的德育工作。
最后,常州市教研室的朱志平主任做了总结性讲话,对老师们提出了三点希望:品德教育的目标不能虚化,教育方式还要努力改善,品德教育的评价要符合学生的实际。
一上午高密度的活动到中午十二点才结束,与会老师就像早晨顶着风雨赶来一样,冒着风雨离开,带着沉甸甸的收获且思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