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方位展示课题研究的成果,促进课题的有效推进,语文、数学、美术学科分别呈现了一堂“质朴、简洁”的研究课,充分体现了二实小对本学科独特育人价值的理解和课程资源开发的独特视野。徐洁老师执教的语文课《美丽的南沙群岛》紧扣文本进行了相关资源的拓展,大气中又有对细节的独到设计,马美南老师执教的数学课《平移和旋转》把学生和学生的思维过程作为重要的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体现了较强的学科性,缪勤丹老师执教的美术课《色彩渐变》多次将学生的作业作为推动教学的资源,在欣赏品评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美术素养,课尾黑板上师生共同合作完成的那一瓶绚烂多姿的花更是充分展现了学生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与会的专家和兄弟学校的老师对这三堂课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下午的主题沙龙则将研讨的重心聚焦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各学科结合两年来的实践和成效,分别对本学科各有侧重的资源开发进行了汇报交流。专家们热情参与,及时介入,围绕“学科性的课程资源” 概念的校本化界定、资源与策略的关系等引导教师们进行理性的思考和整体的梳理。在智慧的碰撞中,教师们进一步清晰了学科育人价值的所在和学科性课程资源的边界和开发原则,为后续课题目标的有效达成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最后,王一军副所长充分肯定“二实小在扎扎实实做课题,他们把课题研究和课程改革、教学改善、课堂质量、教师发展紧密结合,教师们对课题本身有深刻的见解,在对一般的见解进行批判性吸收的基础上有自己校本的理解和实践,取得了丰富的阶段性成果,尤其可贵的是教师呈现出的积极的研究状态和强烈的课程意识,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就是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真实、开放、深入的交流研讨中,二实小人感受着研究的魅力,提升着研究的素养。也正是通过这样扎实、有效的,落实到每个学科、每位教师、每一天、每一堂课的研究性变革实践,二实小的课堂才焕发出盎然的生机,二实小的孩子才真正享受着愉快的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