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下午,语文组青年教师的培训如期进行着。市教研室
我们今天的培训紧紧围绕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谁的本领大》展开。青年教师杨萍、张轶在前一周认真研读教材并独立进行全程教学设计的基础上,两人又及时进行了该文本行课前的协商与一、二课时的分工。
下午1:30分,第一节课的上课铃声响起,年轻的杨萍早已静静地立在讲台,她从容淡定的目光、轻柔而有韵的语音语调引领着二年级的孩子兴趣盎然着亲近文本。而此时,我们二实小语文组十多位青年教师无一缺席地团结在
第二课时由比杨萍稍长一些的张轶担当。她的行课层次分明,干净利落,又自然穿插学法引领。同时特别有创意且兼顾实效的朗读指导片断,以及贴合文本的深化拓展章节都给我们留下了好感。
行课结束,却意味着我们的培训进入了最有挑战的环节。每人20分钟的即兴准备,从自己的视角、直感以及平日里积攒的教学经验出发,就课堂某一点发表自己的观点。全身心投入的我们真实地感受着来自于这种培训方式的冲击力,压力不小,收获却也是颇丰的。
当我们又一次围坐在一起踊跃着表达我们的想法,就课堂章节的丝丝缕缕谈我们自己的观点时,我们的思想会快乐的碰撞,心灵会自发地共鸣,我们所收获的决不仅仅是本文本教学的愈发完美。你听,
培训活动行将结束之际,
我们永远不会完美,但我们可以无穷近地接近完美。这样的培训,正是托起我们无限靠近完美课堂的最好的平台。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