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初春的风景:二实小语文教研组青年教师之非常培训
发布时间:2009-03-0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李琳君

周一下午,语文组青年教师的培训如期进行着。市教研室朱洁茹老师也如约到校为青年教师做指导。

我们今天的培训紧紧围绕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谁的本领大》展开。青年教师杨萍、张轶在前一周认真研读教材并独立进行全程教学设计的基础上,两人又及时进行了该文本行课前的协商与一、二课时的分工。

下午130分,第一节课的上课铃声响起,年轻的杨萍早已静静地立在讲台,她从容淡定的目光、轻柔而有韵的语音语调引领着二年级的孩子兴趣盎然着亲近文本。而此时,我们二实小语文组十多位青年教师无一缺席地团结在老师身旁,一起边听边赏评着前台同伴的课。刷刷的笔声伴着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活跃在研究的会场……

第二课时由比杨萍稍长一些的张轶担当。她的行课层次分明,干净利落,又自然穿插学法引领。同时特别有创意且兼顾实效的朗读指导片断,以及贴合文本的深化拓展章节都给我们留下了好感。

行课结束,却意味着我们的培训进入了最有挑战的环节。每人20分钟的即兴准备,从自己的视角、直感以及平日里积攒的教学经验出发,就课堂某一点发表自己的观点。全身心投入的我们真实地感受着来自于这种培训方式的冲击力,压力不小,收获却也是颇丰的。

当我们又一次围坐在一起踊跃着表达我们的想法,就课堂章节的丝丝缕缕谈我们自己的观点时,我们的思想会快乐的碰撞,心灵会自发地共鸣,我们所收获的决不仅仅是本文本教学的愈发完美。你听,邵沪杰老师正与张轶商谈着关于课文某一环节的重建话题;再瞧我们的毛如静大姐,正举着这篇课文的插图提醒两位同伴,这个文本资源可得利用好了;而一样年轻却善于思考的徐洁却因本课提出了关于“引申义名词”的教学困惑……老师仔细地听着,记着,并在我们每一个人都完毕发言后对我们的发言一一点评。老师还详细地为我们作这两堂课的示范评析,特别是她的“深度撞击”让我们一次次豁然开朗。安静的会议室里,我们边记边想,我们知道一朵闪着智慧的思想之花正美妙地漾开在我们中间。

培训活动行将结束之际,老师还语重心长地对青年教师如何锤炼课堂语言的问题给予指点:不说多余的话;说的话要与课堂整体氛围吻合;为自己多准备一套语言,适时转换……

我们永远不会完美,但我们可以无穷近地接近完美。这样的培训,正是托起我们无限靠近完美课堂的最好的平台。感谢朱老师的倾情指导,感谢学校领导的精心策划,我们二实小语文组的青年老师们正快乐地期待着下一次培训的到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