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五湖之内皆朋友。”怀揣着同一个梦想,来自上海、淮安及我们常州各校的专家及教师,走在了同一片天空下。尽管外面北风呼啸,但在局小四楼阶梯教室内却是冬日暖阳,“新基础教育”基地学校和联系学校的教师们,大家济济一堂,开始了一天的研讨活动。
盛装:在研讨活动帷幕的渐拉渐开中,四位主角也盛装上场,我校的高鸣鸿、
盛餐:四节精品课的展示,半天的说课评课,坐着听着,我始终有这样一种感觉,那就是好一顿丰盛的大餐!是啊,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四堂课,更折射出“新基础教育”理念的魅力,及两所学校多年来进行“新基础”教育研究的成果。在行进中,我们看到了教师观念的变化,由单一单薄走向丰富多元:课堂设计中,教师更注重对教材、学生的深刻解读,突破单篇教材的束缚,从年级、年段的特点来把握文本的达成目标,形成训练系列。课堂推进中,少了热闹的浮躁,细碎的问题,教师的“以讲代读”,多了师与生、生与生的互动,多了思维的含金量,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共同的有厚度、有深度的研究过程,体现了学生立场的落实。尽管课有圈有点,而过程重于结果的“新基础教育”思想,更赋予我们新的思考:如何将目标与年段要求更好地吻合?如何在讲求方法的同时彰显文本的感性之美呢?……
是啊,“精品课”的呈现,并不代表着研究的结束,而是体现着我们的努力,我们的自信,我们的前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相信这句话会成为每个“新基础”人共同的追求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