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12-2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二实小
12月23日,“新基础英语精品课开放式研讨活动”在二实小如期举行。正值这个冬天最冷的时候,上海华师大专家组的卜玉华、杨小微老师,还有来自上海新基础基地学校和常州新基础联系学校的老师都冒着严寒从各处赶来参加了此次活动。整整一天的活动,除了四节精品课的展示、还有面对面的说课评课、之后又有专家的悉心点拨,让每位参加者都受益匪浅。
本次活动是继上海基地学校“新基础英语精品课展示活动”的第二次活动,由二实小承办。四节研究课分别由二实小的梁小红老师、唐燕萍老师、朱明亚老师和局小的朱海燕老师执教。用局小金老师的话来说,这四节课“风格迥异,精彩纷呈。两位老将沉着智慧、拿捏自如,两位小将勇于挑战,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四节课分别通过一个话题情景展开,都体现了开放式的教学理念,有扎实的课堂推进,理性的对比归纳和趣味的活动设计。老师们都表现出对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获取学生资源的及时和敏感。在这圣诞节来临之际,这样四节不同课型、不同风格课的呈现,对于参加本次活动每位老师来说,就像是一道圣诞大餐,让人听得很是过瘾。
梁小红老师的语法新授课在“我和我的朋友”这个话题中展开,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词汇积累自编了学习文本。形容词比较级的学习一改传统的演绎教学法为发现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通过让学生自主阅读、发现、讨论来学习比较级的句型以及形容词比较级的构成形式和规律。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下,枯燥的语法学习变得不仅不枯燥,还非常有挑战性,学生们学得开心并且记忆深刻。唐燕萍老师的以说写结合的写作课从课型名称上就让人眼前一亮。这节写作课和朱老师的复习课都是第一次在常州进行展示性研讨。唐老师更是成为了进行小学写作课尝试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本节课围绕“我的学校”这个话题展开,唐老师通过自己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之间的讨论梳理出了介绍学校的一般思路以及在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的句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地掌握写作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朱海燕老师的词汇句型课围绕着“在教室里做的事”展开。整节课的气氛活而有序,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立场。朱老师从相关的游戏导入,为单词的学习创设了真实的情景。在祈使句学习的过程中更是尝试着让学生自己发现祈使句的特点,让学生对此知识点的学习更为深刻。最后一节是朱明亚老师的期中复习课。朱老师抓住了圣诞节这个契机,整节课以“礼物”为主线展开。朱老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发现、讨论这几个过程和学生一起梳理一到五单元的句型。并且在复习的过程中进行了知识上的提升,让学生自主发现了特殊疑问句和一般疑问句的差别。在课的最后互赠圣诞礼物的环节中,朱老师更是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一种关怀。在课前朱老师就预设到可能在这个环节中会有小朋友没有收到礼物,就特地准备好一些礼物,亲手送给他们,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快乐。
下午,执教老师分别阐述了自己的设计意图,反思了课堂实施过程。卜玉华、杨小微老师对四节课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并做了精彩点评。其中卜玉华老师还就课的结构问题分别谈了如何进行有序教学和如何在过程中实现学结构、用结构等问题。
此次活动,吸引了很多老师的参加,他们带来了校园的热闹与生机,同时也带走了满满的收获与思考。相信正是这一次次开放的展示、研讨活动,激励并鼓舞着每个从教者在教育之路上的不懈追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