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课程建设>>国家课程>>英语>>感悟手记>>文章内容
感动,伴随着我成长
发布时间:2008-12-2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梁小红

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一些人和事而感动。这一阵,我的心里一直充盈着一种感动,那是因为和左焕琪教授的接触和交流。

盼望着,盼望着,我们走近……

因为“新基础教育”,我有幸认识了老师,跟她见面的机会不多,因为她每年上半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任教,下半年在华师大任教。200411老师曾亲临我校指导英语教学,但当时我外出培训没有机会见到老师,只记得我回到学校后同事们兴奋的情绪,她们说我错过了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于是,我一直盼望见到老师。

200511月,我终于有机会在上海的“新基础教育”基地学校中见到了左老师。听着她地道的美语,专业的评课,看着她充满希望的眼神,感受着她对外语教学研究的热情,我觉得我遇到了一位大家,我敬仰她的学识,更敬仰她的热忱。

面对面,手把手,我们学习……

20061024,左老师作为“新基础教育”基地学校建设中期评估专家组成员之一来到我校进行评估,我有机会走近左老师。在这次评估中,我上了五年级的一节文化课。左老师看到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开始注重文化意识的培养,她非常激动,欣喜地赞赏我们的变化。第一次上文化课,其实有点摸不着头脑,左老师精辟的点评为我们开启了思路:文化课要处理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课同样要提倡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文化课要有差异的对比,但对比要恰当……这样一节评估课,不仅是专家对我们的一次检阅,更是他们对我们又一次专业引领,我们的精神再次受到鼓舞,我们的方向更加明晰……

中期评估结束,因为有了及时的指导和提升,我们加速了研究的步伐。为了使研究更有针对性,也实现基地学校之间优质资源共享,师和卜老师等专家又带领五个基地学校的英语骨干教师进行频繁而深入的专题研究活动。记得124日下午上完两节课,我和年轻教师唐燕萍拖着疲惫的身躯乘火车赶到上海,晚上在宾馆无意中翻阅小唐带去的一本大学英语六级口语教程,我发现作者就是左焕琪教授,再看作者简介,真的让我兴奋又赞叹不已,这样的一位大家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多么幸福!

第二天早晨,我们和左老师、老师等一起乘车前往闵行四中。一路上谈论的话题总是离不开课堂、学生老师,特别是谈到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变化,老师兴奋和激动的表情就像一个天真的孩子得到了心爱的礼物一般。这样的氛围深深地感染着我,搞研究就需要这样的激情投入!到了闵行四中,开始了紧张的听课、评课,不知不觉到了中午时间,一盒快餐很快解决了午餐问题。十二点半,又开始进行反思交流……三点半,活动结束。我和小唐又和左老师他们一起乘车回上海市区,老师让我坐在老师旁边,我们开始讨论1219日在我校上研究课之事。看到老师从大清早到现在连一刻喘息的机会都没有,我不忍心再让她费很多心思,而她却不知疲倦地一直在思考,不断与我交流……汽车把我们带到华师大,听说我们还要去乘轻轨,老师又打的把我们带到轻轨站。她的细致入微,让我深深地感受到长辈给予的温暖。有这样一位慈祥的长者相伴,让人感到踏实,有这样一位谦和的智者引领,让人感到幸福。怀着感激与幸福的心情,我们踏上了开往常州的火车,拿出老师编写的口语教程,一路上你一篇我一篇地轮流朗读……何其快乐!

大智慧,大爱心,我们感受……

回到学校,在完成日常教学任务之余,我开始着手准备研究课,主题是圣诞节,如何克服以前上文化课的不足之处成了我的主攻方向。我开始晚上七点半以后(因为师给博士生上课回家较晚)打电话与老师交流设计思路,老师指出:上文化课要与学生当前所学知识相关,不能为了上文化课而突如其来地上一节文化课,高年级上文化课可以与阅读有机结合起来……一个多小时的通话为我打开了思路,我惊叹老师的敏捷思维,而她只是谦虚地说:“因为我比你们年龄大,见得多一点而已。”这样朴实的话语,让我更加敬重她。我把教案发给她以后,我们又进行了第二次电话交流。这次交流,又有新的惊喜。老师说:“圣诞节对学生们来说应该不是很陌生,有关习俗等可以通过网络等途径让学生自己搜集信息并了解。圣诞节正如中国的春节一样是一个家人团聚的节日,让人感受到一种温馨的氛围。所以,我们的阅读材料就可以从这方面入手。譬如说我们可以编一个残疾孩子过圣诞节的故事……”这一次通话,让我感到与智者的交流真是胜读十年书!第三次通话是在试教以后,这次老师因为家中房子装修住在李晓文老师家。听我说到学生们在课上学习有障碍时,她让我把阅读材料发给她,一看到我发过去的材料,老师马上就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因为阅读材料中第一句话就出现了一个新单词,影响了学生的理解,也就影响了学生的思维。于是左老师开始字斟句酌地帮我修改阅读材料,并不断与李晓文老师商量有关情节处理,再把阅读材料发回给我,再进行电话沟通……将近夜晚十一点了,想到电话的那头两位博导在为一节小学英语课而忙碌,我除了说“谢谢”,也找不到更合适的语言来表达我的心情,而老师又是很客气地说:“不用谢。用一句美国人经常说的话就是‘That’s what I’m here for.’ 她们,是让我感动的人,她们,对教育事业这样的投入和贡献,会感动所有人!

1219早晨,快上课了,学生们和听课老师都已就座。我发现课件音乐没有声音了(因为移动磁盘有病毒),我的心因此变得紧张起来,可想而知,上课的思路肯定受到了影响,但学生们的表现还是让我增强了信心,让我看到先进的教学理念完全可能变成现实。在这节课中,学生们不仅通过音乐、图片等感受到一种节日的温馨氛围,更通过阅读深层次地感受到爱给人带来的希望。在这过程中,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得到培养,创造性思维也得以充分体现,他们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他们给文章取题目,他们的精彩发言让人看到潜力与希望。然而,由于我的能力问题,这节课还是有了很多缺憾。上完课,我内心一直在自责,左老师看出了我的情绪,她一直不断地鼓励我:“你上得不错,没有哪一节课是完美的,只要肯努力、肯钻研,我们就能看到希望……”左老师宽厚的笑容,鼓励的眼神再次让我感到温暖……下午,左老师用英语给我们作了一次辅导,学习内容是美国最新的英语课堂英语。学着地道的美语,我不禁感叹:如果我在自己的课堂上能熟练运用这些语言,那我们的师生关系将会更融洽,我们的教学活动将更自然……

感动着,期待着,我们成长……

美好的时光总是让人感觉特别短暂,又到了与老师她们告别的时间了。在火车站,老师用美国的告别方式与我道别,我的眼眶湿润了:老师马上要去美国了,我们要有半年的时间才能与她见面。像她这样年龄和资历的人,不知疲倦地奔波在中美两国之间(她的家人都在国外),尤其在中国的半年,她奔波于各个学校之间,不求名利,只为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她的精神感动着我们,也深深感染着我们、鼓舞着我们,她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无私地播撒到我们英语教师的心田…… 我们期待着与老师的早日重逢!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