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工作重点是:根据学校三年规划、部门三年规划,围绕学校工作要求:即“常规工作做精深、重点工作做精特、特色工作做精美”的指导思想,在新学期做到“目标新、行动新” 主动、创新、扎实地开展本组工作。以“新基础教育”“全、实、深”要求为基础,进一步打造科学组特色,打磨教育教学精品案例,为教师和学生主动、健康发展创设更加优良的环境和平台。
本学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开展好“新基础教育”《不同课型科学课中动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并围绕“十一五课题”认真研究学科“育人价值”与“课程资源开发”,通过开展理论学习及实践研究等形式,集体落实课题工作。
本学期工作的特点是: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促进本组其他教师学习、教研、教学等方面的效益;积极参与“异域文化”这一群众性教学研究为主要特色活动,发挥其辐射功能,虚心学习他人先进经验。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教师科学素养以及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深层次把握科学教学的真谛
本学期初拟围绕以下专题开展学习活动:
1认真学习和钻研各学科《科学课程标准》、系统钻研新教材,既有科学课程改革理念性、学术性思考;又有科学主题教育形态性研究。
2认真学习《新基础教育论》钻研有关有效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理论和经验。
3认真学习和钻研有关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和推进校本教研的理论和经验。
(二)改善教研方式,提高教研质量
1、发挥教研组骨干教师的作用,根据校教科室要求,在上学期研究基础上,围绕学校“十一五子课题”及“新基础教育”研究,落实《充分挖掘学生“元认知”资源,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益》的阶段研究。
2、围绕“课题研究”,认真组织、开展好“异域文化”这一校特色工作,做到早策划、早准备,研究主题“系统、明确”,提高其他学科组主动参与能力,使研讨更有实效。
3、积极参与市级、校级教研活动,借鉴他人优秀经验,提高自身教研实效。
4、做好术科组《改善学生术科课堂教学常规,提高术科课堂效益的策略研究》相应的调查问卷设计、及相应的实施工作。
5、科学制定“科学学生成绩综合评价体系”,实施、修正落实评价体系,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三)完善部门发展规划,明确个人发展目标
针对深化“全、实、深”走向“精、特、美”的学校发展规划,修订、完善术科组发展规划。围绕“教研组文化、特色教师、特色活动、精品案例、精品课堂”等目标,调整完善教研组、个人发展规划,并制定具体的实施策略。
(四)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学生活动辅导能力
1、以提高课堂教学为基础,通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科素养普遍提高,为课外活动奠定基础。
2、针对相关活动规程及要求,科学制定辅导、训练计划,保障过程落实,成效显著。
3、认真组织、开展科技活动及科技竞赛,不断提高活动及竞赛成绩。
三、具体工作
8、9月份 |
1、制定教研、教学工作计划、交流工作计划; 2、“常规、评价体系”小课题研究启动工作——科学课常规要求制定、宣传;评价体系制定、实施; 3、商讨科学组课题《充分挖掘学生“元认知”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具体实施方法; 4、期初教研组活动:1、课题阶段计划、分工及要求、具体研究策略、过程资料积累等); 5、集体备课——讨论备课、课堂、反思实施、评价方法; 6、期初科学课堂教学调研(结合教研室调研); 7、配合教研室启动筹建直属校校际联动校本教研活动; |
10月份 |
1、围绕某种课型“实验探究课”、“观察探究课”、“查阅资料探究课”进行阶段研究,并进行研讨。归纳小结。 2、综合部“异域文化”——科学主题研讨(围绕课题) 3、学习《新基础教育论》1 4、“新基础教育”专题研讨 5、科学年会论文撰写、修改、选送工作; 6、科学组小课题实施情况阶段研讨2 |
11月份 |
1、讨论本课题研究对提升教师、学生素养的主要策略 2、相关研究案例讨论 3、新基础基地研讨活动2(科学校级研讨课 ) 4、学习沙龙《新基础教育论》2 5、科学组小课题实施情况阶段研讨3 |
12月份 |
1、在前阶段研究基础上,动态调控。继续围绕“课型、模式、素养提升”三方面完善研究方式、方法 2、学习《新基础教育论》3 3、小组研讨课 4、阶段小结撰写案例、论文 5、参加是教研室组织“科学年会”活动。 6、科学组小课题实施情况阶段研讨4 |
1月份 |
1、课题总结 2、整理过程资料 3、搜集优秀案例、论文。 4、反思、制定下学期教研计划 5、科学组小课题实施情况阶段性总结、案例、论文等资料整理汇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