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礼仪伴成长
发布时间:2008-09-2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郭玉琴 郦少春

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格素质,给学生形成深刻的、长久的,甚至是终生的积极影响,自20083月开始,二实小就试行了校本课程——《晨会》。暑假中,项目组成员就试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对后续的实施进行了补充和调整,特别是将每周4节晨会课和1节班队课的教育内容进行了有机整合,课程也更名为《健美4+1》。研讨会上还整体策划了新学期的教育要点,并于20089月开始正式实施。

新学期的第一个月,《健美4+1》课程的主题是——礼仪教育,课程以礼仪常识为主线,融德育、美育、身心健康、人生成长启示教育、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于一体,除了班主任老师的系列教育,每一位任课老师都是礼仪教育的推行者。 一个月实施下来,礼仪教育到底取得了哪些成效,各位老师有哪些值得与大伙共享的实施经验,实施的过程中碰到了哪些困难,还有哪些困惑,这些都需要及时反思和总结。二实小学生部以一年级为切入口,组织召开了一年级学生发展联席会,全体班主任老师、一年级全体任课教师及校长室、课程部、学生部的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学生部郭玉琴部长主持。

做个神气的小学生

一年级年级组长邵沪杰老师首先介绍了一年级围绕九月份《健美4+1》课程大主题“礼仪教育”,开展了整整齐齐排队——我是会排队的神气娃,安安静静用餐——我是会用餐的神气娃,认认真真上课——我是会上课的神气娃,开开心心游戏——我是会游戏的神气娃的礼仪主题教育。

而学生部则通过现场播放一段“一年级小朋友礼仪教育访谈”的录像短片,展示了一年级学生入学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在“文明礼仪”方面取得的可喜进步,一年级的学生通过晨会礼仪主题教育,已经基本掌握了排队、用餐、上课、游戏等基本礼仪规范。

多彩课堂,孕育“礼仪之花”

高静老师代表一年级数学组作了精彩发言。在发言中她提出了结合数学教学内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相关的“礼仪”教育,由课内拓展到课外,甚至于由校内拓展到校外,时时刻刻引导学生做一个懂“礼仪”的孩子。结合课堂常规渗透“礼仪”教育,引导孩子从“坐姿端正认真思、他人发言安静听”中学会尊重;从数学课堂中的小组活动环节中学会友好合作,互帮互助。

“一张笑脸相迎,一句好话回应,一双眼神鼓励,一颗爱心相待”,音乐朱莹老师不仅以良好的礼仪风范为学生树立了榜样,而且课堂中通过学唱一些礼仪歌曲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例如通过学唱《我们一起来唱歌》学会通过歌声结识新朋友;通过学唱《上学歌》表现小朋友爱劳动、爱整洁的文明形象;通过演唱《国旗国旗真美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朱成东老师则以体育老师对“排队”独特的敏感提出了排队应由“快、静、齐”向“静、齐、快”转换,看似简单的顺序调整,其实背后包含着科学发展的理念和独到的教育智慧。

徐玥老师的美术课堂则始终坚持“于细微处入手,时刻渗透礼仪教育”,她要求自己善于发现细节,防微杜渐;巧妙利用细节,润物无声;合理依托细节,引发体验。她坚信“润物细无声”之量的积累,一定会有“触及灵魂”的质变的发生。

行政督导,催开“礼仪之花”

会上课程部潘慧黎老师结合学校“值日工作”,对一年级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予以了充分肯定,并对后期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提出了希望。

朱丽萍校长则结合期初“行政听课”,对一年级学生课堂礼仪现状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在分析中她充分肯定了一年级学生入学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在班主任和各科老师的指导训练下,课堂礼仪方面取得的长足进步,并对今后学生课堂礼仪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在课堂组织中落实礼仪教育。教师精心地设计、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清晰的指令、明确到位的要求、紧凑而不拖沓的课堂节奏、规范悦耳的教学语言乃至榜样示范和必要的教师示范,都是学生形成良好课堂礼仪的助推器。

二在教学过程的细节处落实课堂礼仪教育。主要是教师通过对学生课堂学习中的一些行为方面的指导,或正面的讲解促进学生课堂礼仪的养成。

最后学生部郭玉琴部长通报了《健美4+1》课程第一个月实施情况汇总,并对下阶段《健美4+1》课程的实施提出了具体要求。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