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才兼备原则。以能力与业绩为导向,注重选拔师德高尚、富有理想、充满教育激情和具有教育创新精神的高水平教师。
2. 分类评价原则。具有常州市中小学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及以上称号的申报者、首届名师工作室领衔人重新申报者,着重评价其研制的名教师工作室方案;其他称号的申报者,着重评价其两方面内容:一是近五年来在教育教学教科研方面取得的在全市有较大影响的成绩,二是工作室方案。
3.注重实效原则。着重评价申报者制订的名教师工作室方案在课题研究、培养青年教师等方面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3.兼顾原则。均衡分布各学段、学科,重点考虑主要学段、学科,兼顾其他学段、学科和区域。
4.适量原则。新一届市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的数量在原有的基础上作适量增加。
二、领衔人申报条件
学科领衔人须具备条件1、2、3、4、5、7、8、9,班主任领衔人须具备条件1、2、5、6、7、8、9 。
1.热爱教育事业,师德高尚,乐于奉献,无违法、违规、违纪和从事有偿家教的记录或反映。
2.教育理念先进,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功底,教育管理、学科教学能力强、水平高,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育艺术,教学质量高,深受学生爱戴和家长拥护,在全市有较高的知名度。
3.具有“江苏省中小学特级教师”或常州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市拔尖人才、市学科带头人、骨干双师型教师称号,或全市中小学、教研机构中在教育教学、教科研、产学研某一领域公认的具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或技师职业资格的在职优秀教师,或首届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
4.具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或产学研开发能力,主持过重要课题研究并有一定指导意义的成果,有多篇具备一定学术水平的论文公开发表。
5.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热心于青年教师培养,有培训、指导教师的能力,有过指导其他教师的经历并有实绩。
6.具有10年以上班主任工作经验,在所在地区有较大影响,目前仍担任班主任或从事德育工作,获得过市级以上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称号,具备中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有较强的德育研究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有多篇高水平的班主任或德育管理论文公开发表。
7.名教师工作室方案设计精当,定位准确,三年发展目标明确科学,措施扎实有效,招聘工作室成员思路成熟,对拟招聘的工作室成员的分工、专业发展程度有初步的规划和举措,需要的保障、支持条件考虑周到,工作室规章制度明确合理。
8.选定的研究课题具体明确,具有研究价值和一定的科学性、独创性、可行性。研究价值体现在选题符合教育改革发展方向,能切实提高教育质量,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同时符合教育科学本身的要求,有学术价值。科学性表现在选题充分占有相关资料,有事实(实践经验)和教育科学基本原理作依据。独创性表现在对选题的独到见解、对研究方法和呈现结果的个性化设计。可行性表现在具备研究条件和时机,研究者本人具备从事课题研究的知识、能力、基础、经验、专长,具备与课题相关的资料、设备等客观条件,研究时机成熟。课题研究的内容详细,方法恰当,预期成果及呈现方式明确。
9.身心健康,年龄适中。男57周岁以下,女52周岁以下。
三、名称命名
体现课题研究和项目研究的特色,彰显工作室的个性特点,突出研究的学段和学科。建议名教师工作室的命名为:常州市
(学段) (学科) (研究特色) (领衔人姓名)名教师工作室或常州市 (学段)班级管理 (领衔人姓名)名班主任工作室。
四、评选程序
(一)首届领衔人换届评选程序
1.申报:递交领衔人对三年来工作的回顾总结一份,填写《常州市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申报表》(见附件三、四)一式四份,附《常州市 名教师工作室工作方案》(见附件五、六)一式三份。
2.考核:市教育局依据《常州市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管理试行办法》,组织专家对领衔人三年工作进行考核。
3.审核公布:由市教育局行政审核考核结果后,确定继续担任领衔人的人选。
(二)新增领衔人评选程序
1.申报:符合条件的教师填写《常州市中小学名教师(名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申报表》一式四份,附《常州市 名教师工作室工作方案》一式三份,并提供有关材料(材料目录见附件一、二),将上述材料交学校审核。
2.逐级推荐:领衔人申报者所在单位组织专人据本文要求、申报者一贯表现以及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初审,经校办公会审议通过后,将申报材料送教育主管部门核查。辖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行政审核并组织专家对领衔人申报者及其申报材料进行评议,经局长办公会议同意后,将申报材料送常州市教育局人事处。
3.初选:市教育局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初步筛选,符合条件的申报者在指定时间、地点到指定分组内(另行通知)参加初选。申报者要用Powerpoint作讲演,内容为自我介绍和名教师工作室方案论述。自我介绍的主要内容为:主要专业发展经历和特长;近五年来教育教学、教科研等方面的主要成就及特长等。名教师工作室方案论述的主要内容为:工作室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方法、预期成果等。讲演时间15分钟。讲演后由专家评委组和20名观众评委组分别评议排序。初选结果由市教育局讨论后确定并公布参加第二轮复选人员。
4.复选:初选胜出的申报者参加复选。复选形式为答辩,由专家评委小组设计提出4个问题,申报者用20分钟时间回答。
5.审核、公布:由市教育局行政审核复选情况后,确定新增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并在网上公布。
五、时间安排
(一)首届领衔人换届评选时间安排
1.
2.12月上旬,组织专家考核,确定继续担任领衔人的人选。12月下旬,领衔人招聘、确定工作室成员。根据研究情况和考核结果,在公布新一届领衔人名单时对首届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进行奖励。
(二)新增领衔人评选时间安排
1.
2. 10月下旬至11月底,市教育局完成初选、复选,公布新一届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名单并招聘工作室成员。
3.12月底,公布工作室成员名单。
(三)挂牌运行:2009年1月。
六、新一届领衔人学段、学科分布要求
高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各2名左右。
初中:语文、数学、英语各2名左右,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各1名左右。
小学:语文、数学各2名左右,英语、思品、音乐、体育、美术各1名左右。
职教和幼教各1名左右,中学信息技术、音乐、体育、美术各1名左右,班主任领衔人中学、小学各1名左右。
以上学段、学科领衔人视具体报名、考核情况作相应调整。
七、经费使用
名教师工作室经费由启动经费和奖励经费两部分组成。启动经费暂定每年1万元,奖励经费由市教育局视项目价值、投入的物力、人力及产生的影响等情况,经考核评比酌情拨付。领衔人工作补贴为每月600元,由市教育局核发。工作室所有经费均划入领衔人所在单位,专款专用,由所在单位根据经费使用范围和财务制度有关规定进行监督管理。
八、其他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学校,要高度重视名教师工作室培养教育教学人才的机制,指定教育人事部门、办公室专门负责此项工作,推荐、选拔出高水平领衔人和有培养前途的成员。
附件一:
常州市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
申报者提交材料目录
一、材料要求
1.常州市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申报表(一式四份)
2.常州市 名教师工作室方案(一式三份,所在单位、主管部门、市教育局各一份)
3.各类证书复印件:学历证书、教师资格证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及聘书、综合荣誉证书、优秀教师称号证书等
4.近五年教育实绩材料
5.近三年教学实绩材料
6.近五年教科研成果材料
二、注意事项
1.“材料要求”的3-6装订成册
2.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附件二:
常州市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
申报者提交材料目录
一、材料要求
1.常州市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申报表(一式四份)
2.常州市 名班主任工作室方案(一式三份,所在单位、主管部门、市教育局各一份)
3.各类证书复印件:学历证书、教师资格证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及聘书、综合荣誉证书、优秀教师称号证书等
4.十年以上班主任工作证明材料
5.近五年班主任或班级管理材料
6.近五年班主任或德育工作科研成果材料
二、注意事项
1.“材料要求”的3-6装订成册
2.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附件三:
常州市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申报表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年月 |
|
工作单位 |
| |||
最高学历 |
|
从事 专业 |
|
现专业职务 及取得时间 |
| |||||
现专业教师称号 及 取 得 时 间 |
|
教龄 |
| |||||||
名教师工作室全称 |
| |||||||||
主 要 成 就 |
1. 教育工作: 2.教学工作: 3.教科研(产学研): 4.其他: | |||||||||
教育教学风格及 专业特长 |
|
所在单位审核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
辖市区教 育行 政部 门意 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市教 育局 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
注:一式四份,领衔人、所在单位、主管部门、市教育局各一份。
附件四:
常州市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申报表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年月 |
|
工作单位 |
| |||
最高学历 |
|
从事 专业 |
|
现专业职务 及取得时间 |
| |||||
先进称号及取得时间 |
|
教龄 |
| |||||||
名班主任工作室全称 |
| |||||||||
主 要 成 就 |
1. 教育工作: 2.教学工作: 3.班主任或德育科研: 4.其他: | |||||||||
班主任工作风格及 教育特长 |
|
所在单位审核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
辖市区教 育行 政部 门意 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市教 育局 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
注:一式四份,领衔人、所在单位、主管部门、市教育局各一份。
附件五:
常州市 名教师工作室方案
一、工作室的定位及目标
二、教师培养
1.对拟招聘的工作室成员的要求和期望
2.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目标
3.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三、教育教学研究
1.教育教学研究的主要方向
2.从事该项研究意义及目前所具备的优势
3.研究的主要内容
4.研究的主要方法
5.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呈现方式
四、需要的保障、支持条件
五、工作室成员主要分工
六、工作室规章制度
附件六:
常州市 名班主任工作室方案
一、工作室的定位及目标
二、教师培养
1.对拟招聘的工作室成员的要求和期望
2.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目标
3.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三、教育研究
1.班级管理研究的主要方向
2.从事该项研究意义及目前所具备的优势
3.研究的主要内容
4.研究的主要方法
5.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呈现方式
四、需要的保障、支持条件
五、工作室成员主要分工
六、工作室规章制度